<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藥醫生  >> 查看詳情

        鄉村醫生 用跋涉與堅持守護群眾健康

        來源: 光明日報   日期:2020-08-04 16:13:42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鄧前堆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醫生,至今已在拉馬底村衛生室堅守了37年。曾經是黨的十八大代表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他,去年被中央有關部門表彰為“最美奮斗者”。這次參加省黨代會,他希望像以往參會一樣多傳遞基層的聲音。
          1983年,初中畢業不久的鄧前堆患上痢疾差點兒病死,后被老村醫友尚葉救治好。友尚葉問他想不想接班,鄧前堆一口答應:“我愿意一輩子當村醫!”此后,他跟友尚葉精心學醫,出師后,便獨自一人守護著拉馬底村和鄰近馬吉鄉布旺村小組1200多名村民的健康。
          對鄧前堆來說,最難面對的,是波濤洶涌的怒江上空那長長的溜索。為了給江對岸的村民看病,他滑溜索過江27年。
          令鄧前堆印象最深的是15年前一個冬夜。當晚,江對岸害扎村小組一戶農房起火,開扒俄老人頭皮被燒傷。鄧前堆得知后,立即背上藥箱,摸黑滑溜索過江,為老人清創、上藥、輸液。鄧前堆回憶說:“當時天太黑了,江面和對岸什么也看不清,我一心只想著救人,一手持著電筒,一手緊握繩子滑溜索過了江,現在想想還有點后怕。”“更早的時候,是用木板作滑板滑溜索過江,人掉進怒江的事經常發生。1987年改成鐵滑輪后,這類事故才少了些,但仍然很危險。”鄧前堆說。
          除了大峽谷的艱險外,最讓鄧前堆焦慮的,是村醫事業后繼無人。他最初當村醫時每月工資只有25元,直到兩三年前才漲到每月千元以上。村醫工作條件艱苦,沒有養老保險,許多衛校畢業的年輕人都不愿從事。這些年來,先后有5個年輕人來跟隨鄧前堆工作,但過不了多久都走了。
          無奈之下,鄧前堆只能讓自己唯一的兒子范志新去讀衛校,畢業后回村里和自己一起當村醫。衣缽終于有人傳承,其他方面也在陸續改善:村邊怒江上終于修起了橋,出診不再需要滑溜索,可以開車了;收入也持續提高,“今年年初又加了500元,我現在月收入能達到2400元。”鄧前堆說。
          今年2月,鄧前堆參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執勤,在怒江邊的公路上守卡兩個星期,為過往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餓了吃方便面,困了就在車上打盹。在他看來,這是一名醫生應盡的本分。
          “衛生室只有我一個人的那些年,我也曾動搖過。但妻子問我:村里如果沒了醫生,交通這么不方便,大家看病怎么辦?她的話堅定了我繼續堅持的決心。我會記住我的誓言:一輩子當村醫,絕不后悔!”鄧前堆說。
        “背簍醫生”楊剛瓊:把根扎在有泥土的地方
          “你看這一天,還沒走幾家就已經四點半了。我準備再去8組的劉永風家看看,上次送他的高血壓藥應該快吃完了。”進入汛期,重慶市墊江縣高峰鎮紅星村衛生室鄉村醫生楊剛瓊依然沒有停歇,每天在雨中奔走,忙著為村里老人、孕產婦和慢性疾病患者送醫送藥。
          一個背簍,裝滿了藥品器材和健康宣教資料,再加上一根打狗用的木棍。每天,楊剛瓊就背著這個“簡易醫療點”在村里四處巡診。村里有子女常年不在家的老人,也有失獨老人,楊剛瓊總要上門瞧上一眼才放心。她還常常自掏腰包給有困難的村民送藥品,耐心叮囑該怎么服用后才離開。
          1964年出生的楊剛瓊,如今已在基層醫療戰線工作33年。她每天忙個不停,有時深夜接到村民電話,爬起來背上背簍就走,從不遲疑。“我們都叫她‘背簍醫生’。一天按10公里路算,她33年等于走了12萬公里。”在村民呂小平心中,“楊醫生太不容易了”。
          楊剛瓊還記得,剛到紅星村時,村民預防意識淡薄,開展計劃免疫工作難度很大。她就逐家逐戶核實登記、宣傳引導,家長們慢慢改變了觀念,按時帶孩子去免疫接種。
          走在鄉間,不時有村民和她打招呼。“早些年進村,拿木棍打狗,后來哪家哪戶的狗都不咬我啦,連村里最兇的大黑狗看到我都要搖尾巴。”如今,楊剛瓊把木棍當成了拐杖,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實在累了,就坐在路邊靠著背簍瞇一會兒。
          “現在就醫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走村串戶的形式不能丟。這種方式盡管原始,但對村民的呵護是最直觀的。我年齡大了,心里的想法也簡單:有泥土的地方才有根,每天踩在熟悉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實。”楊剛瓊說。
          “新年大吉別亂跑,感染肺炎不得了。新冠肺炎會傳染,預防好,可避免。”疫情期間,這套楊剛瓊自編自創的防疫順口溜,每天都在紅星村的羊腸小道和山坡丘陵間回響。
          最忙碌的那段日子,楊剛瓊常常忘記吃飯。她與鎮衛生院的同事挨家挨戶摸排、測體溫、錄數據、發宣傳單,在紅星村累計排查、宣教、測體溫5000多人次,全村無一人感染。
          “以前村衛生室條件簡陋,消毒得用銻鍋燒水煮。近些年,在縣衛健委幫助下,我們配備了診斷床、觀察床、西藥柜、簡易呼吸器等器材設備。常用藥品和急救藥品儲備更全了,一般的小病我都能搞定。”楊剛瓊笑呵呵地說,“我也算是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見證人了”。
          “回想來時,誰還不是花季少年?沒想到一干竟是30多年?,F在,國家正下力氣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這離不開村醫的推動配合。國家需要我這種有經驗的老村醫,更需要熱血朝氣的年輕村醫。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我們的隊伍,走進新農村,共建新時代。”在日記本里,楊剛瓊這樣寫道。
          “摩托村醫”賀星龍:“最高興的是,鄉親們人人看得起病了”
          “前些年,我們這里95%的病人靠我騎車上門去診治,每天幾乎跑上百里山路,摩托車就騎壞了7輛。”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村醫賀星龍感慨,“如今好了,縣里不僅新建、改擴建了75個貧困村的衛生室,招聘了42名鄉村醫生補充到農村一線,還每月給每名村醫發1000元補貼。這樣一來,既穩定了村醫隊伍,又讓鄉親們看病更方便。”
          賀星龍所在的樂堂村地處黃河東岸,溝壑縱橫,土地貧瘠,全村140多戶人家散落在長達10公里的山坡上。村里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下的多是婦女兒童和體弱多病的老人。
          1999年,運城衛校畢業的賀星龍放棄留在縣城醫院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村里當了一名村醫。20年來,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24小時待命出診,走遍了28個村莊的溝溝坎坎,用心守護著這里4600多名村民的健康。
          因深知父老鄉親們生活的艱辛,賀星龍在看病時,除了對病人免收出診費、注射費以外,還對特困戶、五保戶和烈士家屬免收藥費。對家庭困難一時掏不起藥費的群眾,他總是說:“先治病吧,藥錢啥時有了再說!”20年間,賀星龍累計出診20萬人次,免收出診費40余萬元,免收醫藥費5萬余元。
          距賀星龍家13公里的徐家垛村有位88歲的賀德明老人,年輕時曾參加解放戰爭轉戰大西北。老人患有嚴重的前列腺增生,離不開導尿管。他的老伴和兩個兒子都已過世。十幾年來,賀星龍每隔十來天就要上門為老人更換一次導尿管,從未間斷。老人感動得逢人就夸:“星龍這娃善良實成,真是個好娃!”
          剛剛脫貧摘帽的大寧縣曾是山西的深度貧困縣,但為解決全縣5萬余農村人口看病難問題,大寧縣下大力氣整合扶貧資金,給每個村配備了標準化衛生室。賀星龍的衛生室如今也“鳥槍換炮”,心電圖、健康一體機、血壓儀、遠程會診等設備一應俱全。
          “現在人手一張醫???,鄉親們人人都看得起病了。”最讓賀星龍高興的,是近些年農村醫療狀況的改變。通過遠程會診系統,他既能與北醫三院等對口幫扶的三甲醫院專家進行線上交流會診,也能為村民及時聯系好外面的醫院外出就診。
          隨著農村醫療條件的改善,賀星龍終于可以歇歇腳,騰出時間來為鄉親們做更多事情。如今,他還擔任樂堂村黨支部副書記,看病之余主動管起了不少“閑”事:長年照顧著村里的孤寡老人,送米送面;村里的路壞了,就挨家挨戶動員,組織青壯年修通致富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賀星龍更是白天黑夜連軸轉。除了給村民看病,他還要在兩個疫情防控檢查點值班,做疫情防控宣傳,為包聯的6個自然村127名返鄉人員測量體溫。由于值班時間不固定,不能按時吃飯,他的老毛病——糜爛性胃炎又犯了。但他卻一直堅守在崗位,守護著鄉親們的生命安全。
          “大漠村醫”汗克孜·玉散依木:為防控疫情,兩個月未進家門
          “你今天感覺怎么樣?我來幫你測一下體溫。”早上9點,汗克孜·玉散依木再一次來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進行體溫監測。“體溫正常。你們近期不要外出,一人一屋,發現發熱第一時間告訴我。”叮囑完,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
          汗克孜·玉散依木是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阿依巴格鄉玉斯屯克庫拉斯村唯一的醫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忙碌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去隔離人員家中消毒,為重點監測人群測量體溫,分發防疫物資,耐心講解防疫知識和相關政策……
          汗克孜·玉散依木每天早上9點就走出家門,前往分散居住的被隔離人員家中,測體溫、問情況,填寫表格上報。經常到深夜一兩點,她才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村衛生室。她的家離村衛生室只有5分鐘路程,但在疫情防控最關鍵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她一次家都沒回過。
          “我是村醫,守護好全村百姓的健康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繁重的工作,汗克孜·玉散依木沒有任何抱怨。從醫24年來,她幾乎是全年無休。不僅本村村民,就連附近村莊的村民也都知道她的手機號,遇到身體不舒服又不能去衛生室看病時,就打電話給她。不論酷暑嚴寒,只要電話鈴聲響起,有村民需要,她總會立刻背上藥箱走到他們身邊問診救治、送醫送藥。
          “現在國家的醫療政策太好了,村民看病自己不用掏錢,還能享受國家大病救助、慢病報銷等福利。村里醫療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建起了新的村衛生室,我們的收入有了保障。就是現在村醫太少,年輕人太少,我們出去學習的機會太少。”汗克孜·玉散依木笑著說。
          玉斯屯克庫拉斯村有1412人,面積0.95平方公里。有時汗克孜·玉散依木一天要到100多戶村民家里走訪、宣傳衛生知識。最忙的時候,一天要騎行30多公里;平時,她就靠雙腿,一步步地走到村民身邊。
          堅守著自己的陣地,全心全意服務好村民;自己咽下無數的苦,帶給鄉親們最多的甜。24年來,汗克孜·玉散依木接診患者5000多人,診療8萬多人次。“工作20多年,哪些人屬于因病致貧,哪些人屬于慢病,哪些人得什么病、在哪里治療、報銷多少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村民離不開鄉村醫生。他們的期盼,更讓我堅定了做一名合格鄉村醫生的決心。我只希望自己能多學一些,多懂一些,讓村民們小病再也不用出村去看。”汗克孜·玉散依木說。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老百姓大藥房"銷售劣藥"被罰 曾多次違規被曝光

              上海市藥監局日前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滬市監徐處〔2020〕042019002137號)顯示,老百姓大藥房連鎖(上海)有限公司因銷售劣藥被罰沒共計3665.4元。   處罰決定書顯示,老百姓大藥房連鎖(上海)有限公司向上海老百姓益平大藥房銷售藥圣堂(湖南)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制何首烏”(批號180201),經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性抽樣,初檢與復檢均不合格。   老百姓大藥房連鎖(上海)有限公司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 [閱讀]

        • 中醫藥,為增進世界民眾健康福祉作出貢獻

              藥已經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40多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證明。中國愿根據需要與國際社會積極分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經驗與做法,支持中醫藥走向世界   俄羅斯——精湛醫術提升民眾信任度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與康斯坦丁宮隔街相望,坐落著一排古色古香的二層樓房。正門上方的牌匾上分別用中俄兩種文字寫著“北京中醫藥大學圣彼得堡中醫中心&r... [閱讀]

        • 藥品降價生意難做 老牌連鎖藥店競相布局互聯網醫院

              近日,益豐大藥房宣布進軍互聯網醫院,引發業界的關注。隨著國家集中采購藥品政策的實施,藥店的藥品價格隨之下降,國內的老牌連鎖藥店巨頭紛紛跨界開設互聯網醫院,與此同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電商巨頭也在這條賽道上競相布局。   連鎖藥店挺進互聯網醫院   根據公告,益豐大藥房在海南省設立了益豐互聯網醫院與益豐遠程診療中心兩家全資子公司,以拓展互聯網醫療業務,實施“新零售”戰略,為用戶提供互聯網診療、家庭私人醫生、輕問診、患者教育等服... [閱讀]

        • 孫魯英:做有溫度、有醫術、有愛心的“三高院長”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的任何一個科室,只要提起孫魯英院長,大家都不由自主豎起大拇指;凡是找她看過病的患者,無不對她精益求精的醫德贊不絕口;凡是認識她的人,大家都統稱她“三高院長”,即學歷高、醫德高、醫術高。   “做一位講制度、有溫度的院長”   2018年11月,孫魯英被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選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銅川市中醫醫院)擔任第二任院長,因該醫院屬銅川市人民政府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共...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