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非遺的身影顯得特別活躍,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也日益凸顯。非遺和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不是非遺對鄉村振興單向的助力,而是非遺和鄉村振興相互賦能,相互助力,良性互動。非遺和鄉村有著天然的血脈關系。許多非遺項目原本就產生于鄉村,來自于鄉村的生產和生活,其根就在鄉村,生命力也在鄉村。
鄉村振興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必須要充分發揮文化的作用,用文化為鄉村鑄魂,用文化為鄉村振興凝聚精神力量。鄉村要振興,鄉村的文化必須要振興。鄉村對于文化傳承發展的需要,對于構建村民共有精神家園、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增強村民精神力量的需要,使得非遺的精神價值、文化價值得到凸顯,也使得人們保護傳承發展非遺的意識大大增強,從而為非遺重新顯現生機與活力、連接鄉村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新的重要契機。
在鄉村振興中,非遺一方面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華和民族精神的載體,使鄉村有了靈魂。另一方面,一些經濟價值突出的非遺項目又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長點,形成了特色產業,帶動了鄉村經濟的興旺,為村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此外,非遺和非遺元素融入到鄉村旅游當中,不僅大大增強了鄉村旅游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也使得傳統的非遺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以更新的面貌、更多樣的方式、更迷人的姿態融入現代生活,使今天的鄉村更有文化內涵和文化韻味,更加多彩和美好。
在未來的鄉村振興實踐中,非遺和鄉村振興彼此賦能、相得益彰,還有許多探索和創新的空間。比如,利用非遺項目建設非遺小鎮、非遺藝術鄉村、非遺主題民宿、非遺主題餐廳,創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培育優秀群眾文藝團隊。引導非遺傳承人根據當代人精神、文化、消費需要,創新發展非遺,創作和生產符合當代人審美和實用需要的非遺作品,激活非遺的內在生命力,進一步發展非遺產業。吸引文化創意企業和藝術家參與,利用非遺元素,開發鄉村非遺文創產品。整合鄉村非遺資源,編創適合在鄉村小劇場、鄉村舞臺、鄉村旅游景點演出的非遺情境藝術作品,并盡可能吸納非遺傳承人和村民參與演出。要讓非遺最大限度廣泛自然融入村民今天的生產生活當中,讓非遺溫暖他們的心靈,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熱情,使鄉村振興有持久的動力和支撐。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月光寶盒”、銅豬鼻龍形器、頂尊蛇身銅人像、金面罩銅頭像……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廣漢市公布了去年9月以來三星堆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數件造型奇特的“上新”文物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銅器類別,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種類和文化內涵,既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又見證了中華大地各區域文明早期交流互融,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增加了新的實物證據。 2020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機構... [閱讀]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廣漢市公布了三星堆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6個“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編號文物近13000件。數件造型奇特的珍貴文物前所未見,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實證。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面積約12平方公里,最早被發現于20世紀20年代。自2020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組成聯合考古隊,在1、2號“祭祀坑”旁邊,相繼發現、發掘了距今約3000年的3... [閱讀]
新華社香港6月5日電 (記者黃茜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5日宣布,來自故宮博物院的914件珍貴文物,已獲中央政府批準赴港,將于7月在香港故宮文博館開幕展中亮相。這是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出境外借。 據介紹,914件展品從故宮博物院超過186萬件藏品中精選而出,其中一級文物166件,屬“國寶”級別,占借展品總數18%。絕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香港故宮文博館開幕展之一——“國之... [閱讀]
北京市文物局發布通知,房山、門頭溝、順義、懷柔、平谷、密云、延慶、經開區已經連續7日無新增社會面病例,即日起位于以上8個區域內的博物館可按50%限流開放。 各館恢復開放后,原則上暫不舉辦聚集性活動,應堅持“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嚴格50%限流標準,因地制宜控制瞬時流量,防止人員擁擠;在確保觀眾參觀權益的基礎上,堅持入館觀眾須查證和查驗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切實落實好測溫掃碼、通風消毒、佩戴口罩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各館應嚴格履行疫情...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