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戰國大學堂之稷下學宮》以劇情類紀錄片的語言重繪稷下學宮崢嶸,著力于民族現實、民族記憶、民族認同與民族想象的互動關系,從影像時空美學角度重鑄民族建構的文化意識作用。在中國與國際視野下展現了齊魯思想文化對中國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稷下學宮的建筑本體是紀錄片敘事的空間中心,但紀錄片并未對學宮建筑細節過多著墨。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社會科學院”,其文明指引作用是刻畫的重點。因此,紀錄片選取戰國的百家爭鳴... [閱讀]
近年來,為打造“活態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充分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展示本地多姿多彩的歷史文物和民族文化,并不斷創新社教活動方式,實現從“看”到“玩”、從“欣賞”到“參與”、從“個體”到“集體”的觀展方式的改變。 置身館內,參觀者既可以通過參加“貴博講堂”“貴博假... [閱讀]
中國考古部門正在借助“考古中國--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重新梳理蜚聲中外的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7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得到的消息顯示,目前,“考古中國--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內蒙古區科研工作已全面啟動。 即日起,考古部門陸續開始對柳河上游、老哈河上游、教來河流域等區域性考古調查及赤峰松山區彩陶坡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旨在進一步厘清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聚落形態、功... [閱讀]
在世界傳統建筑體系中,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建筑是以木結構建筑為主,其中又以中國的木結構建筑發展最早也最為成熟,影響深遠。其營造技藝一直傳承至今,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徽派民居等大眾熟知的居住空間,都是這一技藝的代表作。 木結構營造技藝源遠流長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主要連接方法,以模數為設計和加工生產的尺度標準,以“八大作”為主要施工內...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