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查看詳情

        山西呂梁商代墓葬出土特殊形制青銅短劍

        來源: 光明日報   日期:2022-03-16 10:21:53  責編:隋學娟 劉玉輝 
        分享:

           記者李建斌15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后石村清理發掘出38座商周時期古墓葬,兩座為商代墓葬。其中,編號為M32的商代墓葬是目前在晉陜高原黃河兩岸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商代墓葬。出土的特殊形制青銅短劍為國內首次發現,是近年來晉陜高原商代考古的重要突破。

          本次發現的墓葬群,位于后石村東北,當地人稱“中和塬”。據介紹,該區域在早年的文物普查中已有線索,曾采集到廟底溝二期、商、東周時期陶片,當時登記為“后石村遺址”。2020年4月至6月,為配合國道209線改線工程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會同呂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工程用地范圍內勘探發現的38座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其中36座為東周時期墓葬,兩座商代墓葬分布在墓地西南部,編號分別為M32、M21。

          該項目負責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趙輝介紹,本次發掘最有價值的是M32墓葬。該墓葬形制為土坑豎穴墓,平面近方形,無墓道,墓底無腰坑。墓口東西長3.7米、南北寬3.5米,墓室面積約13平方米,葬具為一槨一棺。墓葬被發現時,墓主人位于棺蓋板上方,且頭骨及上肢骨擾動嚴重,身下留有大面積朱砂痕跡。出土有銅、陶、骨、貝、蚌等共計51件(組),其中海貝(貝幣)39件,毛蚶殼、骨環各3件,青銅短劍、綠松石管、蚌飾、陶罐、陶盆、陶三足甕殘片各1件。

          該墓葬出土的青銅短劍與陶罐、陶盆、三足甕3件陶器形制都很特別,可比較的同類器型較為少見。陶罐,小口矮頸圓肩,通體裝飾繩紋,與之類似的小口罐多見于李家崖文化分布區。陶盆,平底敞口,器壁厚薄不勻,有明顯的泥條盤筑痕跡,腹部先通體裝飾豎向繩紋,后又在修整器壁時大部分被抹掉。三足甕與李家崖文化同類器相比,甕足與器身交接處弧度較平緩,轉折不明顯。特別是青銅短劍的鏤空劍柄、柳葉形矛身,有濃郁的北方草原文化氣息。目前可見與之形制最接近的有兩件,均是在俄羅斯東北部的雅庫特地區采集所得。

          趙輝分析說,從墓葬規模來看,M32墓葬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呂梁山土著集團的最高級別的貴族。墓葬槨室上半部分明顯的火燒痕跡、墓主人遭嚴重擾動等暴力毀墓現象,揭示了該區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復雜政治形勢;其近方形的墓葬形制,為了解該區域高等級墓葬特征提供了新啟示。(記者 李建斌)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江蘇發現一處面積約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新華社南京2月15日電(記者朱筱、陸華東)記者從江蘇省連云港市博物館獲悉,該市海州區發現一處唐代建筑基址,其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475.72平方米。   考古發掘出的遺跡顯示,該建筑基址為一處坐北朝南的兩進院落,自南向北共保留有21個遺跡單位,包括踏步、門道、庭院、水井、甬路、回廊、月臺、散水、柱洞、廁所、門房1間、東西廂房5間、北正房5間。   考古人員介紹,此次發掘的建筑基址未發現帶有明確紀年的遺物,考古人員依據其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層位打破關系來初... [閱讀]

        • 內蒙古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前朱開溝文化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0日電 (記者 勿日汗 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21年11月,考古人員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前朱開溝文化遺址,清理發現了房址和墓葬等多種文化遺物。這些新發現為探討朱開溝文化內涵增添了新材料。   這個距今4000年前的朱開溝文化遺址被命名為沙日塔拉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沙日塔拉村,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   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對... [閱讀]

        • 殷墟商王陵區新發現圍溝及400余座祭祀坑

             新華社鄭州1月19日電(記者桂娟、袁月明)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獲悉,考古人員日前在河南安陽洹河北岸的殷墟商王陵及周邊區域新勘探發現兩個圍溝及400余座祭祀坑,刷新了對商王陵園格局的認知。   據了解,東、西圍溝兩者相距40米。其中,東圍溝完全閉合,圍繞在殷墟王陵東區的大墓和大量祭祀坑周圍,東西間距約246米,南北約236米,形狀近正方形。西圍溝已發現北、東、南三段,圍繞在王陵西區的大墓三面,已探明北段190米、東段超過230米、南段90米。 ... [閱讀]

        • 河北寬城現存古栗園實為附屬于明長城的另一道“綠色長城”

             新華社石家莊1月16日電(記者王民)河北省寬城縣板栗以軟糯香甜而聞名,在長城沿線廣泛種植的板栗樹不僅是經濟作物,也有深層歷史文化淵源。據當地專家最新考證,寬城現存的多片具有約五百年歷史的古栗園,實為明長城重要軍事輔助設施“戍邊林”,是附屬于磚石長城的另一道“綠色長城”。   自古以來,寬城就是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明長城在寬城境內綿延約60公里,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寬城縣旅游和文化廣...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