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第二波花的番茄、人工授粉后又結出小果子;胡蘿卜在水培第七天才長出根系,但胡蘿卜纓已早早長了起來;掛果很久的檸檬樹,經過重剪和施肥,又長出了新葉……植物的生命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在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里,一樣可以有田園生活。”這是居住在深圳的插畫師鐘柳在社交賬號“echo的北陽臺花園”上記錄的種植日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如鐘柳一般在自家陽臺開啟“田園夢”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從種子、營養土的挑選攻略,到種出“頭茬菜”的收獲場面,再到陽臺田園風格的布置造景,“達人”和新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各自的種菜心得。在小紅書上,與“陽臺種菜”相關的筆記已超過6萬篇,微博“陽臺種菜”話題閱讀量達到7420.4萬。
陽臺種菜熱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根據淘寶發布的《2022陽臺種菜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各類蔬菜種子銷量同比暴漲,種子購買人數連續3年增幅超100%;綁枝機銷售額同比上漲89%,粘蟲板銷售額同比增長52.7%,智能種菜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0%。
連菜市場都逛得少的年輕人,為什么樂于在陽臺“躬耕”?
自己的園地:新鮮、療愈、個性化
新鮮,是鐘柳第一次吃到自己親手種出的蒜苗時的感覺。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鐘柳在家囤了不少菜,時間一長,蒜頭、土豆、番薯都發了芽。早有種花經驗的鐘柳,直接將發了芽的蒜頭種到土里,一周之后,蒜苗就長到可以采收的高度。
“剛采的蒜苗炒成菜,味道出乎意料地鮮嫩,從此之后,我發現了在家種菜的‘新大陸’,又種了百香果、花葉小青檸、檸檬、李子等果樹,見證植物從開花到成熟的過程,非常解壓。”鐘柳說。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認為,陽臺種菜可以讓人們獲得愉悅感、勞作感、責任感和獲得感,是緩解焦慮的重要方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帶來的安全感和確定性,在疫情期間尤其能發揮情緒紓解作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陽臺蔬菜創新團隊副研究員張曉青說。
在“種子獵人”店鋪創始人朱驍煒看來,品種多元也是陽臺種菜熱度上升的一個原因,“為適應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方式對瓜果蔬菜耐運輸、耐儲存的要求,很多企業在選育方向上做了改良,蔬果的皮更厚、果肉更硬,口感和風味難免受到影響。若是自己種,長途運輸的問題就不存在了,在種子和樹苗上有了個性化選擇的空間”。
朱驍煒團隊從2018年開始到全國各地尋找特色農作物種子,幾年來僅番茄類就收集了1500多個品種。“凡是測評后口感不錯的品種,都會放到網店里售賣。薄皮沙瓤的老品種番茄、輕食沙拉蔬菜種子、香料盆栽,銷量都比較靠前,像雙色冰淇淋西瓜、玻璃寶石玉米這類外觀吸睛、‘出片’效果好的小眾品種,也很受年輕人歡迎”。
此外,彰顯個性、講究美觀和造景,是陽臺種菜的一大特色。“陽臺雖小,畢竟是自己的一片園地,再怎么樣也要兼顧美感。”鐘柳說。
2021年,鐘柳和丈夫搬了家,新家陽臺朝北,面積不足6平方米。為打造陽臺果園,鐘柳在陽臺預埋水管,做足地漏防水,還購置了澆水槍、補光燈等工具。除了原有的百香果、檸檬、花葉小青檸等樹種,鐘柳又種下了菠蘿、番石榴、藍莓、番茄、西瓜等“新朋友”。
果園初具規模后,鐘柳夫妻在陽臺設計搭建了名為“魚菜共生系統”的綠植小景,通過水泵的虹吸效應,水可以在魚缸和蔬果之間循環流動、實現自動灌溉,“果園園長”——寵物鸚鵡“小雞”也時不時地穿梭于樹苗和小景之中。
“種菜是會‘上癮’的,最近我又種下人參、葡萄、鱒魚秋海棠,讓果園多了風景、廚房多了食材。”鐘柳說。
從種子開始,適配陽臺場景
當年輕人的種菜熱情傳導到供給端,商家銷量上的反饋最為直觀。
朱驍煒在2020年年初第一次留意到陽臺種菜的火爆,“還在春節期間,網店直接就‘爆單’了,涌入大量新客戶,這是從未有過的事。2022年上半年,在部分地區物流不暢、六成訂單無法交付的前提下,網店銷售額依然同比增長近40%”。
“四五年前我們就推出了移動花架、壁掛花盆、園藝工具等產品,一直小有盈利,但2022年銷量尤其好,前3個月總銷量有大幅度增長??紤]到受眾多為家庭消費者,產品迭代時我們降低了移動花架、懸掛種菜架的組裝難度,消費者不看說明書基本也能安裝成功。”廣東省東莞市夢園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葉劍鋒說。
與火爆的銷量相應,商家也在推出更多適配陽臺場景的產品:從小份裝種子、開箱可種的樹苗,到配齊花盆、營養土、肥料、種子、園藝工具的家庭套裝,再到“懶人”自吸水種菜盆、立體省空間種菜架等裝置……“都市農夫”講求個性、美觀、簡單的種菜需求,正為市場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選擇種子是陽臺種菜的第一道門檻。
與傳統種植相較,陽臺場景對種子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要求。除了現有具備矮生、養護難度低、單位面積收益高等特性的種子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農科院等研究機構在品種選育方面的探索,也從增量角度為陽臺種菜提供了新的選擇。
成立于2019年的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陽臺蔬菜創新團隊,作為國內少數開展都市陽臺蔬菜生產相關研究的專業化團隊,從蔬菜品種選育、技術支撐等方面對陽臺種菜研究進行了推進。
“團隊近來研發了更適合陽臺盆栽、兼具觀賞和食用性的水果番茄和彩色辣椒品種:番茄品種改善了口感,植株高度不超過45厘米、分枝性強、單株果量多;辣椒品種則更注重色系的豐富,有橘黃、橘紅、紫色等類別。在技術研究方面,團隊針對陽臺弱光引起的蔬菜生長問題,調節了肥料的種類和濃度,目前相關品種和技術已進行小范圍的展示和推廣。”張曉青說。
朱驍煒介紹,“種子獵人”正與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天津農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機構開展種子資源和相關技術的合作共享,“搜集、選育適合陽臺種菜場景的種子正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種菜是個技術活兒”
“種菜新手必備的4個知識點”“營養土購買攻略”“水培還是土培?”……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與陽臺種菜相關的視頻和帖子在社交平臺上獲得了頗高的關注度,不少商家在推出新品時,除了在購買頁面寫明產品特點、種植步驟和注意事項,還會制作從播種到收獲的視頻內容。
盡管如此,“種子沒發芽”“水培爛了根”等問題,仍然困擾著不少種菜新手。
“種菜是個技術活兒,特別是播種環節,對溫度、濕度要求很高,在栽培方式上也有不少細節要注意,比如說,土培用的土是營養土,不是自然界的普通土壤,栽培時還要注意控制水量,保證植物‘解渴’就可以了;如果選擇水培種植,植物根系不宜在營養液里浸得過深,‘淺液流’更能促進植物生長。陽臺種菜看上去熱門,但真正種得好的人并不多。”張曉青建議,新手不妨先從葉菜、香料這些蟲害少、好打理、生長周期快的植物種起,“像瓜類和茄果類,難度就要大一些,如果實在喜歡,也可以考慮購買種苗,直接跳過播種,相對好上手”。
在朱驍煒的店里,六成消費者會選擇種苗,“但凡一個品種有苗,大家就不買種子了,不過賣種苗難度要比賣種子高得多,除了要多一道育苗步驟,種苗還不容易保存,在包裝、物流上就很容易踩‘坑’,比如我們最初用保鮮膜包裝種苗,寄到買家手里,要么已經散掉了,要么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悶壞了,成活率都不高,后來改為原盆原土直接裝箱,情況才得到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陽臺種菜的火爆,也讓偽劣種子等行業亂象進入大眾視野。
“種子質量難以把控是行業里長期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驗證種子是否出芽需要時間,一旦超出商家理賠期就很難追責;另一方面,造成出芽率低的原因較多,如何確認責任歸屬,也存在難點。”張曉青說。
在朱驍煒看來,從播種到收獲的長周期,為少數商家種子造假提供了空間,“有些同行以稀有品種為噱頭高價售賣,實則是將不對板的種子進行高溫滅活后再售出,這樣的種子根本種不出來,消費者也不會知道其中的貓膩”。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在陽臺種菜能夠達成的效果上,不少人還存在認知誤區。
“很多人認為,陽臺種菜可以實現蔬菜自由、成本也低,其實并不準確。要想實現蔬菜自由,首先要在量上有保證,陽臺畢竟面積有限,很難承載單個人一日三餐的用量,更不用說一個家庭了。從成本考慮,陽臺新手要添置各類設施,從單位面積產量上算,價格也不會低于市場價。”張曉青說。
鐘柳已為陽臺菜園投入1萬多元,“不算陽臺裝修、紗窗、水培箱這些大頭,每個月在補光燈電費、新植物上的支出也要幾百元,我的陽臺菜園實現不了自給自足,但可以給我帶來快樂,這就足夠了”。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交通運輸部提示,6月30日20時至7月1日20時,廣東中南部、廣西東南部、海南島、云南大部、遼寧中東部和南部、吉林東南部、山東中東部、江蘇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南部沿海、海南島中東部和遼寧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 河北大部、北京、天津、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北部、山東大部、江蘇東北部、安徽北部和西南部、江西南部、廣東中部和西南部、廣西東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北部、貴州西部、青海東北部、西藏東部等地局地有雷暴。 另外,黑龍江西北部和... [閱讀]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王優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30日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各地盡快啟動實施并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狠抓項目落實,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會議要求,省級政府要切實負起總責,建立更新改造項目庫,加強對市縣的督促指導,用足用好各項支持政策。市縣政府要認真抓好落實,科學組織普查評估,做實更新改造方案,強化資金保障,狠抓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 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是提... [閱讀]
炎熱的夏天,一杯清涼沁爽的冰鎮果汁是很多年輕人貪戀的“解暑神器”,甚至還有人把果汁當成了水果和水的替代品。喝果汁,這樣的打開方式靠譜嗎?快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能喝的水果能否當水喝 市面上的果汁種類繁多,外包裝艷麗養眼、口感百變多樣,常讓推著購物車的您糾結不已。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宋弋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根據國家標準《果蔬汁類及其飲料》(GB/T 31121—201... [閱讀]
抗疫兩年多,全國同心協力,維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與病死率。但隨著新一輪疫情的反撲,多處地區又開始實施了封控措施。奮斗在社區一線崗位上的“大白”們依然在與病毒戰斗著。然而,在醫護人員卸下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具之后,面部常出現深深的壓痕、壓紅、水皰、甚至破潰,這屬于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MDRPI)。 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大白”,讓我們看看美國國家壓力性損傷咨詢委員會(NPIAP)對于疫情期間醫護...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