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于北京的中歐青少年文化藝術節組委會中國辦事處在社交平臺上發現一則留言。
留言的是10歲的北京女孩陳雋音——“2017年,我參加了中歐文化小使者活動,在歐洲結識了很多好朋友。”陳雋音寫道,現在歐洲不少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她很想做些事情,為遠方的朋友送去鼓勵。
今年是中歐建交45周年,也是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受疫情影響,原本計劃在此期間舉辦的中歐青少年文化藝術節活動按下“暫停鍵”。
“藝術節活動雖然停擺了,但是孩子們的真情不能辜負。”中歐青少年文化藝術節副秘書長袁夢倩說,收到留言后,中國辦事處把孩子們的愿望反饋到歐洲總部。兩地同事一拍即合、集思廣益,決定用繪畫方式為中歐青少年搭建一座溝通橋梁。
于是,兩地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迅速行動,與各國“中歐文化小使者”取得聯系?;顒拥玫搅硕鄧嗌倌隉崃翼憫?,短短一個月,來自中國、意大利、荷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等國青少年便創作出500多件作品——
凱旋門、比薩斜塔、大本鐘……15歲的丁文瀚在英國留學,疫情在歐洲暴發后,他回到中國,帶著對朋友的思念創作了一幅充滿歐洲元素的作品。“這次疫情我親身經歷了很多,相信中國和歐洲的白衣戰士一定能攜手戰勝疫情。”丁文瀚說。
來自中國的譚郅霖畫了一幅“動物防疫圖”。畫面中,中國大熊貓、西班牙公牛、法國雄雞等中歐各國的代表性動物齊心協力,向新冠病毒發起攻擊。
比利時姑娘克奇納·波雯參加過好幾屆藝術節活動,與中國小伙伴建立了深厚友誼,也因此喜歡上了中國文化。正在學習中國畫的她創作了一幅牡丹圖,波雯說,希望疫情盡快過去。
在歐洲,很多國家仍處于疫情反復狀態中,很多學校沒有復課。為了集結更多力量,藝術節歐洲組委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克服困難,與分散在各個國家的小藝術家取得聯絡。
中歐青少年文化藝術節理事長弗朗西斯·達穆瓦索表示,孩子們的眼睛是純真的,他們眼中充滿了善良和友誼。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中歐民眾在這個特殊時期互相理解、世代友好。
中歐青少年文化藝術節是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框架下的常設項目。袁夢倩說,疫情結束后,組委會將在中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荷蘭舉辦專題展覽,用這些童心作品,展現中歐青少年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為中歐友誼作出的貢獻。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黃永玉作品鑒藏展暨非馬作品展20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地美術館開展,當地藝術家及繪畫愛好者近300人現場觀展。黃永玉于1924年出生,是中國著名畫家;非馬1936年出生,本名馬為義,美籍華人科技工作者、詩人、藝術家。 據該次展覽學術主持吳震寰介紹,黃永玉喜愛非馬的詩,且備為推重,還根據非馬的詩畫過一些畫,并將其詩刻在他北京居所萬荷堂墻上。墻上詩有三,非馬先生詩外,一是戴望舒先生詩,一是他自己的詩,他與非馬是互敬互重的老朋友。  ... [閱讀]
第六屆繪意杯兒童繪畫大賽于6月23日正式啟動,本屆繪意杯將主題定為“人類的博愛與互助精神”。繪意杯兒童繪畫大賽由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主辦,意大利IMOLA陶瓷(中國區)、筑巢集團承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提供學術支持。自2015年正式啟動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從百余城市征集了近三萬幅作品,成為面向小朋友們進行中意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在今年疫情席卷全球之時,中國和意大利守望相助,從“感同身受”到“身體力行”,... [閱讀]
“眾志贊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展出的花俊中國畫《荊楚春回》。這是一個特殊的展覽。展覽舉全校之力,以“眾志贊歌”的主題致敬抗疫英雄。200余件主題創作、130余組小型作品和30余門線上優秀教學案例,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和創作成果的生動展現,又銜接、梳理、沉淀、夯實、反思線上教學,重塑藝術專業教學模式。 藝術教學以“個體藝術...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