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將獼猴桃打包,一邊將快遞單迅速貼在包裝箱上。在位于陜西省武功縣的京東物流陜西智能供應鏈中心的自動分揀線前,39歲的郭甩維動作麻利。這位平時在家種植獼猴桃的當地農民,利用農閑時間來此工作。“既能照顧家,還能掙一份錢貼補家用。我自己種果子,也懂果子,挺喜歡這份工作。”她說。
在她身后,堆積如山的包裝箱里裝滿產自西北多地的各色水果。工作人員正開動叉車,將一箱箱水果整齊送入車間外??康奈锪鞔筘涇嚿?。
“中心主營武功及周邊地區獼猴桃的倉儲、分揀和配送,并根據季節銷售新疆、甘肅等地的西梅、黃河蜜瓜等特色農產品,平均每天有16萬單貨物從這里發出。”京東物流西北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大爽說,該中心吸納了200多名員工,其中多數是武功及周邊地區的村民。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武功是陜西農業大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1.8萬畝。從早年間農民家庭作坊式的網銷獼猴桃起步,當地因地制宜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如今,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電商物流產業已成為武功的首位產業。
武功縣常務副縣長孫波說,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武功瞄準終端市場消費需求,圍繞“土特產”久久為功,去年全縣電商銷售收入達55億元。每天,數以十萬計的鮮食及深加工農產品訂單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380余家電商企業直接帶動了1.6萬人就業,“小小的‘土特產’,搭建出老鄉就業的大舞臺。”
270公里之外,秦巴山區深處的陜西省旬陽市,當地人司空見慣的拐棗、食用菌等“土特產”,已經衍生出拐棗醋、拐棗酒、富硒木耳等深加工產品,良好的生態優勢正在轉化為經濟效益。受益于此,許多農民工外出務工不再背井離鄉,在家門口的富硒食品加工企業就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走進位于旬陽市神河鎮金河口村的一家食用菌公司,高大明亮的溫室大棚內,菌棒擺放整齊,香菇已經冒頭。“今年春來早,溫度適中,正是出菇的好時機。”在此工作的村民張玉娟說,自己每月收入3000多元,活兒不算重,干得很舒心。
“旬陽本地有土法栽培木耳的傳統,現在通過工廠化生產、集約化制備和設施化栽培,產業實現了升級,聯農帶農的能力也在逐步釋放。”企業負責人周智國說,除直接吸納100多名村民就業外,企業還帶動了336戶群眾種植食用菌,戶均增收9600余元,老鄉們從“土特產”里收獲了真金白銀。
一些地方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基于“土特產”的產業集群漸成規模。作為陜西傳統的“小磨香油之鄉”,咸陽市三原縣做足“廚房和餐桌”里的文章,整合中小企業和手工作坊,采用產業園區化、采購抱團化、加工標準化等市場化手段打造香油產業園,去年全縣香油產業產值超過2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15家。
“園區化生產延長了產業鏈條,實現了農業‘接二連三’,彌補了產業自然發展初期小散弱等短板,既帶動了本地農產品就地轉化,也將更多群眾鑲嵌在產業鏈上就業。”三原縣常務副縣長劉航說,目前全縣在小磨香油產業鏈上的就業人群已超過1萬人。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目前雖是冬季,草莓采摘卻在旺季,門樓任鄉新莊村的騰龍草莓種植園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趕赴草莓之約,體驗采摘樂趣。“現在節假日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一天能達到百人以上。”騰龍草莓種植園負責人馬朝華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門樓任鄉以發展種植草莓為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莊村的草莓種植園也由最初的三座大棚發展至十六座大棚,不僅草莓品牌越做越響,更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點。為推動草莓產業蓬勃發展,門樓任鄉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政策和區位等優... [閱讀]
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松山鎮北溝村種植果樹的歷史悠久。因為下雪,村民李玉杰只能待在家里,“要不就領人上山剪枝了,種果樹冬天也不能閑著,一年需要剪枝兩次,分為冬剪與夏剪。” 李玉杰與她丈夫王勝文原來種了50多畝地的南果梨,前幾年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李明推廣種植新品種“南紅果”,開始大家也不敢種,因為換品種好幾年不結果沒有收成,都有所擔心。 王勝文開始也是有顧慮,但李玉杰看到李明試種成功... [閱讀]
新春佳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蔬菜基地里,新鮮的白蘿卜已經成熟。阡陌道路將萬畝土地分割開來,一輛輛三輪貨車奔馳其間。一處田埂上,幾名村民在三輪貨車司機奚政學的指揮下,將采摘的一摞摞白蘿卜裝上車。 “現在是蘿卜豐收季,我在合作社里找了份開車運貨的工作,一天能賺500元。”提到薪資,奚政學靦腆地笑著說。不僅如此,奚政學自己也收拾了10余畝土地,種植辣椒、蘿卜等蔬菜。 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蔬菜基地里,農戶正在采摘蘿卜。新華社記者陶冶 攝 ... [閱讀]
進入2023年,大豆油料擴種還有哪些新舉措?農業農村部日前表示,擴大豆、擴油料,今年再擴種1000萬畝以上,確保大豆油料產能和自給率穩步提升,拎穩中國人的“油瓶子”。 大豆產量創歷史新高 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五站鎮東安村,聊起上一年的收成,開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恒挺開心。“去年我們開展米豆輪作,在上年播種玉米的地塊擴種100畝大豆,既實現了大豆增產,也培肥了土壤,這讓我們今年種地更有盼頭。”單玉恒說。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