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三農  >> 查看詳情

        重視糧草兼顧發展格局 保障國家大食物安全戰略

        來源: 農民日報   日期:2023-02-13 09:20:42  責編:隋學娟 劉玉輝 
        分享:

           2020年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指出,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保障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而一般耕地應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然而,個別地方落實國家政策時存在理解偏差,導致國內牧草種植空間受到擠壓。

          2021年和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均明確要求“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由此可見,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一般耕地用于種植牧草是完全可行合規的。但在2022年,地方落實種植計劃管理的過程中,受限于對政策理解的偏差,多地耕地不允許牧草種植,擠壓了種草用地空間。與此同時,牧草市場緊缺加劇,2022年5月,經調研青貯玉米、苜蓿干草、秸稈價格同比上漲了56%、15%、37%。

          未來,樹立大食物安全戰略觀,充分認識到牧草對于節糧增效、緩解糧食安全的作用,優化大食物安全要素端土地利用配置,構筑糧草并重發展新格局,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糧草融合共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展草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節糧增效,不會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源主要是飼料糧安全。2021年,全國糧食飼用消費量達3.95億噸,占糧食消費總量的48%,明顯高于口糧消費、工業消費。相關預計,未來糧食飼用消費量將達50%以上。由此可看出,糧食安全的重任主要是保障畜牧業發展的飼料糧安全。從飼料糧安全的解決途徑來看,一是從加法角度,增加飼料糧生產,二是從減法角度,利用優質飼草替代飼料糧。

          2021年,國家出臺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提出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增加優質飼草供應,降低牛羊養殖中精飼料用量。相關測算顯示,按2020年國家“糧改飼”面積1800萬畝計算,生產優質飼草用于養殖,可節約150萬噸以上的豆粕用量。國家出臺的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項目、糧改飼等保障了草食畜牧業優質飼草供給,減少了精飼料用量。

          《“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分析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我國奶牛頭均單產水平從5.5噸提高到8.3噸,每產出1噸牛奶的精飼料用量減少12%;玉米籽粒和秸稈一起全株飼用,在保障了糧食播種面積的同時,提升了秸稈利用率,土地產出率提高30%左右,1畝優質高產苜蓿提供的蛋白相當于2畝大豆。

          優化大食物安全要素端土地利用配置,構筑糧草兼顧發展新格局。未來糧食安全的戰略目標,應置于整個大食物安全戰略背景下。相關專家也提出我國“耕地農業”應向“糧草兼顧結構”轉型。大食物理念提出要保障糧食、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各類食物的安全,要依托整個國土資源實現食物安全。

          首先要構建糧經飼草的四元種植結構。建議國家要結合大食物安全目標,把牧草的認識程度提升到更高的戰略位置。同時要優化土地利用配置。應始終圍繞以糧食安全為重心,但同時也要兼顧牛羊發展的“飼草口糧田”。尤其是各地結合發展需要,在牛羊草食畜牧業發展集中、缺草嚴重的區域,要合理統籌安排飼草的種植發展。

          探索糧草融合的發展模式,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逐步推行正播籽粒玉米+復播青貯玉米、麥后復播青貯玉米(飼用大豆)等模式,緩解糧草爭地矛盾。著力開發利用邊際土地、農閑田,緩解牧草種植用地難題。

          目前,我國鹽堿地面積為14.87億畝,開墾利用率僅為20%,農閑田已種草面積為1005.7萬畝,占可利用面積比例僅為9.8%。借助國家實施的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可開發牧草種植。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科技支撐體系,在糧草復種、糧草輪作、糧草間套作等種植加工利用技術方面加強研究,推行相關技術指導,加強示范推廣。逐步在保障糧食安全用地的基礎上,拓寬牧草種植用地空間,實現國家大食物安全戰略目標。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農業機械化鑄造農業農村新實力

             農業機械化的長足發展正在讓農業強國的基石更為穩固。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的加快,讓廣袤鄉村對于農業機械化的需求如潮涌動,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使得智能化農機產品加快應用落地,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雙輪驅動的合力之下,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出現,大規模農機運用的新場景正在日益展開,加速提升我國農業的綜合實力。   春節前后,寒潮席卷江南大地,但湖南農村廣袤的原野上,越冬油菜如青翠的海洋,初開的菜花點綴其間,遍地透著濃濃春意。   在湖南省湘... [閱讀]

        • 人勤春來早 許多種地“老把式”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眼下,正是河南省冬小麥開始澆灌返青水的節點,河南省上蔡縣后陳村村民趙光輝就已踏上外出返工路,放心地離開了自家近300畝還沒澆水的莊稼地。   人勤春來早,這是許多種地“老把式”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以往,許多農民在過完春節外出打工前,都會提前給自家地澆上返青水。而記者近日走訪河南田間地頭發現,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下,農民一改過去早澆地的習慣,在外出打工時用手機就能實現遠程澆地。   記者電話連線趙光輝時,他已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ld... [閱讀]

        • 促進農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項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對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對養殖業、小企業進行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量。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全鏈條治理能力,提升農民環保意識,多措并舉,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建設美麗鄉村,宜業宜居同等重要。生態環境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全國地表水環境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其中,總磷主要表征多是農業面源污染的情... [閱讀]

        • 筑牢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一座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舊窯廠,經過改造修復,即將打造成集旅游休閑、民俗傳承、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耕文化園。1月29日,湖北盛鑫建筑安裝有限公司組織機械和人力,在湖北襄陽谷城縣盛康鎮加緊建設回龍觀鄉村旅游基礎設施。   “主體已完工,配套隨后跟進。”該項目負責人任光春說,這是谷城縣保存最完整、規模較大的一座舊窯廠,恢復原貌后再增添一些燒窯工具,可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感。   農耕文化園地處谷城縣...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