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三農  >> 查看詳情

        農田進了“托管班” 江西綠能公司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日期:2023-02-02 10:16:02  責編:隋學娟 劉玉輝 
        分享:

           春節前夕,在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鼎湖鎮一個大院里,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綠能公司”)董事長凌繼河為當地一批“種糧能手”發放了年終獎。這是綠能公司連續第12年給農民發放年終獎。

          “綠能公司是一家從事農業開發及土地流轉、水稻種植、種植技術研究、優質糧食精深加工的農業企業。”凌繼河說,公司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紐帶,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和服務方式,實現耕地經營規?;?、糧食生產優質化、生產服務社會化、稻米產業品牌化。2022年公司加工稻米6.25萬噸,年銷售額達3.6億元。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凌繼河年輕時是位種田能手。他后來外出創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成為十里八鄉的“能人”。

          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了農業種植。憑著對農業的一腔熱情,2008年凌繼河下決心回鄉“務農”。他投資1000余萬元,成立了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發展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基礎。要實現規模經營,成片的田地從哪來?綠能公司第一年流轉了4900畝農田進行規模種植。十幾年來,通過縣、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公司流轉土地面積逐年增加,土地租金也由最初的每畝20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畝500元。

          在此基礎上,綠能公司與村集體合作,成立種植合作社,吸納農戶為社員。加入合作社的農民,除了每年有固定的租金之外,還可以領到分紅。

          流轉來的土地,誰來耕種、如何分工?綠能公司探索出一套管理辦法,即把流轉的農田切塊,交給生產小隊管理,確定基本畝產后,平時按月給生產小隊發放工資,年底則根據超額完成的產量發放年終獎。

          年初定任務,年終發獎金,績效考核提高了農戶種糧積極性。2022年,綠能公司流轉的農田面積達5.1萬畝,由27個生產隊負責管理。每個生產隊由4對夫妻組成,負責農田面積約1600畝,平均每對夫妻年收入可達15萬元左右。

          生產九隊隊長萬三毛代表全隊領到74萬元年終獎,成為綠能公司去年的“種糧狀元”。“公司給我們定的目標是早稻基本畝產350公斤、晚稻400公斤,超產部分可以領到超產獎。”萬三毛介紹,他們的生產小隊早、晚稻加起來去年超產21.5萬公斤。“超產獎24.8萬元,加上每個月5000元工資,我家去年掙了30多萬元。”萬三毛說,現如今,他們是開著小車去種田,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流轉有租金、種田有薪金、社員有股金、超產有獎金。截至目前,綠能公司與1.38萬戶農民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糧食種植面積達31.8萬畝。

          當好農戶“田保姆”

          “過去種田全憑一身力氣,別提多苦了!”安義縣長埠鎮農戶李小春告訴記者,自從將農田半托管給綠能公司,不僅收入穩定,還比以前省心多了。公司為他們提供全程機械作業服務,各個環節都有農機助力。“拿插秧來說,以前人工插秧一天最多插七八分田,機器插秧一天能作業30畝,大大提高了效率。”李小春說。

          自2018年起,綠能公司拓展農田托管社會化服務,為周邊農戶當起“田保姆”。“我們有只提供機耕、機收、烘干等部分環節服務的‘半托管’,也有從購買種子到機耕、機插,再到稻谷烘干、銷售的全面托管服務,覆蓋水稻產前、產中、產后所有流程。農戶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綠能公司總經理寧江說,公司創新推出統一良種、化肥、施肥、技術指導、防治、收割烘干、收購、銷售、融資擔保的“九個統一”服務方式。這既幫助農民提高了種糧效益,也為公司解決了優質糧源的問題。

          “公司現在機械利用率很高,從播種、施肥到收割,基本全程機械化了。”凌繼河表示。

          據介紹,綠能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一支服務隊,專門為公司流轉的土地提供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服務和技術指導。比如,機械翻耕、機械播種、機械插秧、機械開溝、機械打藥、機械收割以及機械烘干。寧江說,綠能公司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比例已達95%。與此同時,公司還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技術運用于農機設備監測,推動傳統農機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

          “種田正從揮汗如雨的‘體力活’轉變為講究科技的‘技術活’,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科技運用在田間地頭,未來種田會變得更加輕松。”寧江說。

          安義縣鼎湖鎮田埠村村民楊漢平將土地全部簽給綠能公司托管。他樂呵呵地說:“圖個省心!我可以專心種田,其他事情‘綠能’都替我管了,沒有了后顧之憂。”

          此外,綠能公司瞄準市場機遇,開展優質化生產,為市場提供優質放心大米。公司通過無公害種植、綠色種植、有機種植,精挑細選優良品種,成功試驗出再生稻,畝產平均增加50%,種植成本大幅下降,化肥農藥減量取得顯著成效。

          為保障稻谷品質可控,綠能公司在安義縣、樂安縣建設了倉儲和烘干基地,日烘干能力達1560噸。同時,投資建設了稻米加工基地,年可加工大米8萬噸。經多年培育,公司還組建了專業市場化運作團隊,打造了3個系列6類大米品牌。

          目前,綠能公司已建立了線上線下銷售配送體系,線上與多家平臺合作,線下設立百余家自有品牌大米經營實體店。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人。僅憑老經驗和一腔熱血,干不好現代農業。”凌繼河說,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只有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才能有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近年來,綠能公司與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選派員工學習進修,培養了一批“80后”“90后”新型職業農民,吸引專業化、懂技術的人才投身農業產業,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23歲的龔成建去年入職綠能公司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成為一名無人機操作員。“公司的農事活動已經全程智能化,職業農民需要學習掌握專業知識。知識面越廣,工作時的底氣越足。”龔成建說,“我現在全年收入超過10萬元,不比在城里上班差,更重要的是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事業。”

          “無人機操作員每月固定工資為5000元,另外還有績效獎金??冃И劷鹋c作業面積掛鉤。”寧江說,為提升職業農民的技能,公司提供各類專業培訓,并設計了從普通操作員到技術負責人的晉升路線,讓年輕的職業農民看到發展前景。

          目前,綠能公司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已經有70余名成員,平均年齡不到25歲。寧江告訴記者,用收入吸引年輕人,用感情留下年輕人,用事業留住年輕人。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農業,加入規?;?、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不僅將助推農業走向現代化,還會成為穩糧增收的基礎力量。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自身優勢,培養出更專業、愛農業、懂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培訓農民,讓農民帶動農民。公司還將在基地建設和生產布局上向休閑、觀光、體驗等鄉村旅游方面拓展,加快農村三產融合,增強農村發展后勁。”凌繼河說。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河北灤平積極發展設施農業 蔬菜大棚“種”出美好生活

             河北省灤平縣,街頭巷尾洋溢著新春的喜悅,田間地頭的一座座蔬菜大棚內暖意融融、綠意盎然。村民們正忙著采收蔬菜,豐富節日市場供應。   采摘、打包、運輸……平均每天約60噸新鮮蔬菜從這里出發,運往京津地區市場。2022年灤平縣設施蔬菜產量約3.5萬噸,其中約有2.2萬噸直供京津。   大棚產業旺,群眾生活美。“菜籃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數以千計的大棚不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應,更為灤平農民帶來了美好新生... [閱讀]

        • 大豆迎“三增”,拎穩“油瓶子”

             進入2023年,大豆油料擴種還有哪些新舉措?農業農村部日前表示,擴大豆、擴油料,今年再擴種1000萬畝以上,確保大豆油料產能和自給率穩步提升,拎穩中國人的“油瓶子”。   大豆產量創歷史新高   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五站鎮東安村,聊起上一年的收成,開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恒挺開心。“去年我們開展米豆輪作,在上年播種玉米的地塊擴種100畝大豆,既實現了大豆增產,也培肥了土壤,這讓我們今年種地更有盼頭。”單玉恒說。 ... [閱讀]

        • “一塊田”里的鄉村振興新動能

             新春佳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雙澗鎮,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們歡聚一堂,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歡聲笑語不時從農家小院飄出。“良田連片,好種好收!俺們流轉了500多畝地,全程機械化作業,種子、化肥和技術都由專業的農事服務組織統一提供,去年一畝地收了近1400斤小麥!”對于家庭農場主張自蘭來說,這個春節最讓她高興的是種糧有了“接班人”,在外務工多年的兒子、兒媳看到現代農業的前景,下定決心和她一起把家庭農場的擔子挑起來。   安徽省亳州市... [閱讀]

        • 技術創新落田間 精準服務惠“三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等學校大有可為?!陡叩葘W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實施以來,從科技、人才幫扶到落地“帶不走”的產業項目,廣大高校走出了一條精準、高效、可持續的深度服務鄉村振興之路。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高等學校具有鮮明的科研和人才優勢。   為推動高校深度參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教育部于2018年出臺《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