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閑人不閑,廣袤田野冬種冬管正忙。各地盯著市場調結構、調品種,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增加有效供給,讓種糧更有奔頭。
優結構,補短板,“糧袋子”鼓起來
秋種連冬管,農活壓茬干。山東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后麻蘭村種植戶楊軍輝忙個不停,“今年一口氣擴種150多畝小麥,眼下墑情不錯,麥子已經出苗顯行。”
十足的干勁,來自改種新品種。前半年,楊軍輝試種3畝“中麥578”。夏收測產,畝產比普通麥高出200多斤,楊軍輝一下子吃了“定心丸”,“新品種不僅產量高,還抗病蟲害、抗倒伏。春天那會兒,遇上了銹病,‘中麥578’幾乎沒受啥影響。”
良種還需配良技。“種好更要管好,這幾年,我一直在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楊軍輝說,“播種機一邊撒種子,一邊把滴灌管埋到地下。到澆地的時候,只要擰開閥門,水肥就精準澆到根系。小麥及時喝到水吃上肥,苗長得更壯實。”
“‘中麥578’是優質強筋麥,磨出來的面粉色澤白,用它做的面食有嚼勁,深受市場歡迎。我打算和周邊幾家面粉廠簽供應訂單,長期合作。”楊軍輝信心滿滿。
平度被稱為膠東“糧倉”。近年來,當地不斷推廣優質小麥品種種植,鼓勵農民采用寬幅精播、無畦背種植、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小麥連續多年保持穩產增產,今年優質麥種植面積約10萬畝。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入冬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進展順利。全國冬小麥播種已超過99%,除江淮、西南等部分地區還在播種掃尾外,其它地區播種已結束,特別是各地根據市場需求,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種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鍛長板,更要補短板。今年秋冬種期間,各地瞄準緊缺品種,擴大油料作物生產,讓“油瓶子”穩穩的。
我國南方大約有1億畝冬閑田,這是擴油料的主陣地。“稻油輪作,讓冬閑田變成了四季田。”這幾天,江西省安??h洋溪鎮合村村民周小兵忙著移栽補苗,“9月底播種,緊接著澆一遍水,油菜現在都長到30多厘米高了。”
“有賺頭,咱就愿意種。”周小兵算起賬,“從播種、防病蟲到收割,全程用農機,省力又省錢。種上了‘豐油730’等新品種,100斤菜籽榨油40多斤,出油率高。多種一茬油菜,相當于每畝多賺600多元。”
安??h多措并舉挖掘冬油菜擴種潛力。“縣里壓實責任,確保面積落實到村到田,農技員下沉一線,加強技術指導,菜籽不歸倉,服務不斷線。全縣已完成種植面積22.92萬畝。”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賀超凡介紹。
大力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是今年秋冬種重點任務之一。中央財政加大輪作休耕、產油大縣獎勵等項目對擴種冬油菜的支持力度。農業農村部組織推介一批高油“雙低”適宜油菜品種,遴選一批適合稻—稻—油模式的早熟品種。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冬油菜播種已超過99.2%,面積呈現穩步擴大態勢,預計能夠繼續保持在1億畝以上。
轉方式、提品質,糧食生產朝著綠色高效轉型
華北平原,小麥出苗齊,田野見新綠,“今年的溫度、墑情都合適,壯苗越冬,開春能有個好勢頭。”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李莊村福源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更學說。
作為種糧“老把式”,李更學蹚出新路,他說道:“過去用慣了大水大肥,井越挖越深,土壤板結硬化,不能用今天的豐收透支明天,種地要用新法子。”
一套組合拳減肥減藥。“農技員上門測土配方,原來咱地里氮多鉀少、最缺微量元素,還幫咱精準定制‘營養餐’。”李更學一一列舉,“施肥的方式也變了,過去靠手感,現在靠水肥一體化,營養隨著水流精準滴灌到根系,莊稼吸收得快。算下來每畝地少用20%的化肥,節水60立方米以上。”
無人機等新農機也幫了大忙。“規劃好線路,無人機飛一趟,就能防治500多畝,行進速度快,霧化效果好,噴灑更均勻,每畝減少用藥量三成左右。”李更學說。
“咱種的小麥綠色安全,面粉廠都特別歡迎。今年夏收1000多畝小麥很快就賣完了,每斤收購價還比市場價高出幾分錢。”李更學說。
“為了突破資源環境約束,我們大力打造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區,推廣病蟲草害綠色統防統治,發展節水技術,實現節水20%以上,畝均增收超過100元。”永年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利國介紹。
生產向綠,農業生產方式升級,農業資源利用更高效。目前,全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超過40%,使用量連續多年保持下降趨勢。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8,較10年前提高了0.052。
據悉,“十四五”期間,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將從2020年的40.2%提高到2025年的4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從2020年的0.56提高到2025年的0.57。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快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全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等新業態涌現,綠色生產帶來了優質產品,豐富百姓餐桌。
冬日暖陽鋪灑在魚米之鄉,水塘波光粼粼。“水塘和水田輪換,每年一稻三蝦,每畝地純收益能達五六千元。”江蘇省沭陽縣賢官鎮駐丘村明豐翔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姜亞明說。
放水灌田,栽種水草,養護蝦苗……入冬以來,姜亞明一直忙碌著,“稻蝦輪作,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小龍蝦的糞便入田,是天然有機肥。我們還采用物理防蟲、測土配方、生物化肥等措施,一畝地既出生態米,也出稻香蝦。”姜亞明介紹,“稻米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統一使用‘沭淮香’品牌,一斤能賣到3元,每年新米上市都會被搶購一空。”
稻蝦、稻魚等綜合種養模式不斷推進。2021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966萬畝,穩定稻谷產量約2000萬噸,產出優質水產品356萬噸。據測算,開展稻漁綜合種養可節省化肥使用30%以上、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
有銷路、有奔頭,優質優價機制不斷完善
好產品如何賣上好價錢?各地不斷探索優質優價機制,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堅定調整種植結構的信心。
“有了新技術,產出好稻米,銷路不愁。”四川省蒼溪縣永寧鎮金蕎村金永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歐小榮感慨,“我們這兒土質好,水源足,是種植優質水稻的理想區域,可過去品種五花八門,品質上不來,價錢上不去。”
“盯著市場調結構,打造專種、專儲、專收模式。”歐小榮介紹,“合作社實施統一供種、集中育秧、統防統治,每畝化肥使用量能減少一半,農藥減少20%。水稻產量穩、質量優,每斤能賣到1.55元,比市場價高出2毛錢。”
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村民通過土地入股方式參與,每年保底分紅有三四百元,還能根據收益情況進行二次分紅?,F在合作社的‘大鐵牛’有100多臺套,能為800多戶農戶提供全程化農機服務,幫鄉親們降低種地成本。”歐小榮說。
“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訂單農業、土地入股等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多元,促進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一紙訂單,讓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沿湖街道的種糧大戶胡殿武安了心,“剛種下的100多畝優質麥,已經和面粉廠簽好了訂單,只要種得好,就能賣出好價錢。”
“我們選用優質品種,采取綠色技術,今年夏收小麥品質達到一等,從地里直接拉到了廠里,價格每斤比市場價高2毛錢,每畝多賺240多元。”胡殿武說。近年來,銅山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暢通糧食銷路。目前全區擁有糧油類農業龍頭企業18家。
從全國看,10年來,支持龍頭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吸納就業等多種形式帶動1700萬農戶增收。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222萬家,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健全,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直接帶動優質糧食產量增加5000多萬噸。農業農村部提出,接下來,將逐步壯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廣大農戶多種糧、種好糧。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大力發展小龍蝦產業,保障了水產品“菜籃子”穩定供給,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目前,全區稻田養殖小龍蝦總面積已達3萬余畝,占全區小龍蝦總養殖面積的90%以上,年產量約4500噸,年產值近3億元。 在推動小龍蝦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當地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經驗。首先,洪澤區將發展小龍蝦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重點工作進行重點推進。成立了洪澤區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督促推進重點工作的實施。按照三年... [閱讀]
近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和睦鎮和睦村菜園屯附近的旱地里,長勢旺盛的甘蔗猶如一片綠海,迎風搖曳發出“沙沙”聲響。再過十多天,地里的甘蔗就要收割進糖廠壓榨制糖了。 “你看,甘蔗長得高高的,補種的甘蔗今年收成應該錯不了,是哪位專家發明的種莖直接補種技術,真得好好謝謝他!”看著眼前的50畝甘蔗,甘蔗種植大戶韋寬明嘴角一咧,笑了起來。 從2020/2021年榨季畝產不到2.88噸到2021/2022年榨季畝產超... [閱讀]
新華網柏林11月20日電(王薇)為期四天的漢諾威國際畜牧展于18日落下帷幕,來自全球的上千家參展商在展會上展示了最新的各類農業產品和解決方案,顯示全球農業面臨數字化轉型和低碳發展的趨勢。以大北農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亮相展會,釋放出中國農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拓展國際化發展的信號。 兩年一屆的漢諾威國際畜牧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農業展會之一。主辦方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因疫情中斷一屆之后,今年的展會吸引了全球約6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家企業展... [閱讀]
從2021年的社會籌資7000余萬元,到2022年的群眾踴躍捐資超2億元,從政府主導發起,到群眾主動參與……2021年以來,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通過推行秀美鄉村建設籌資獎補機制,以公共財政撬動民間資金,鄉村振興打開了新局面。 橫山鎮上孚村的秀美鄉村一景 從300萬到5700萬 “今年旱情較為嚴重,但我們村里還能保障灌溉用水,多虧了去年底村里對三口水...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