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山東禹城房寺鎮,種糧大戶劉厚鑫今年選擇采用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四行大豆兩行玉米,一片土地兩種產出,一畝地能獲得一畝三分地的收益。“刨除用工和其他費用,加上政府補助,每畝地可以增加600元的收入。”復合種植,正在成為田間地頭的增收密碼。 大豆是我國居民飲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來源。豆腐、醬油、豆奶……大豆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我國作為大豆原產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大豆油料自給率有待提高。大豆擴面增產... [閱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高溫脅迫成為制約世界糧食生產安全的最為主要的脅迫因子之一。據報道,平均氣溫每升高1℃,會造成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3%—8%左右的減產。挖掘高溫抗性基因資源、闡明高溫抗性分子機制以及培育抗高溫作物新品種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林鴻宣研究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林尤舜研究團隊合作,在研究中發現調控水稻高溫抗性的新機制,這項成果不僅首次揭示了在一個控制水稻數量性狀的基因位點(TT3)中存在由... [閱讀]
湖南省雙峰縣聚焦丘陵山區小農機,培育“專精特新”小微農機企業80多家,產品銷售額連年穩定增長;重慶市永川區推進小改大、彎改直,對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讓機械化為復合種植添動力。近年來,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揚長補短,挖掘農業機械化的潛力和空間,推廣應用各類“微農機”,助力農田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作用。數據顯示,... [閱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技術的進步,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14億人糧食安全的重要前提?!?ldquo;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也將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列為生物經濟七大工程之一。本期邀請幾位專家圍繞生物育種進行研討。 主持人:經濟日報社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保障&ld...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