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旅游  >> 查看詳情

        以節促旅、以旅興市,四川巴中奏響文旅融合“交響曲”

        來源: 國際在線   日期:2022-07-28 10:00:31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盛夏時節,漫步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的光霧山、米倉山等景區,碧水潺潺、鳥語花香、18℃的平均氣溫,令人心曠神怡......巴中市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光霧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2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等文旅品牌。

          近年來,巴中市將文旅康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精心培育巴人文化藝術節、四川光霧山國際紅葉節、諾水河國際溶洞節、四川光霧山休閑避暑節等節慶品牌,通過“政府+市場”的方式創新舉辦節慶,以節促旅,以旅興市,讓巴中四季有亮點,全域皆可游。  

          今年6月,第九屆四川光霧山休閑避暑節在巴中光霧山旅游景區正式開啟,并持續至今年8月。避暑節期間,巴中文旅集團積極謀劃系列特色活動,利用巴中光霧山旅游資源優勢,開啟最藝光霧山——首屆國際森林親子藝術季。引入“球猴兒童音樂節”IP,依托親子賽事為主體,以“休閑度假+賽事”“藝術教育+旅游”“親子陪伴+旅游”結合的全新模式,注入多元化的親子互動新體驗和新能量,吸引了泛巴地區的超五千余名親子游客報名參與。 

          7月23日至24日,首周球猴兒童音樂節開展期間,共計吸引了超2000余名親子游客報名參與,來自川東北地區的學校團體、百余個參賽節目,在光霧山旅游景區進行了先導賽賽事的激烈比拼,也賦予了第九屆四川光霧山休閑避暑節全新的參與體驗。

          此外,整個避暑節期間,景區整合拓展了大量的康養、藝術、文化、親子、生活方式等相關資源,以生態環境為依托,承載更豐富的藝術文化內容。游客不僅可以在18℃的光霧山觀賞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夢境光霧山》,還可享受星空帳篷、房車營地等旅游新體驗,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避暑納涼。讓光霧山從單一的景點觀光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極大提升游客體驗感,為景區增添了人氣和市場活力。  

          據悉,近年來,巴中市將文旅康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依托光霧山獨特的旅游資源,通過打造四川光霧山國際紅葉節、四川光霧山休閑避暑節等節慶品牌,推出親子音樂節、文藝演出等特色文化活動,持續提升巴中光霧山國家5A級景區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做大做強文化旅游康養產業,把光霧山建成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養目的地。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京杭大運河加快推進生態廊道建設

             7月21日上午,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工人鋪裝完成京杭大運河滄州段代家園碼頭,至此,京杭大運河滄州段生態廊道11個碼頭全部建成,為大運河滄州城區段恢復通航奠定基礎,標志著京杭大運河生態廊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作為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京杭大運河起自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由于1855年黃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積等原因,只有山東濟寧以南到杭州可通航,濟寧以北至京津河道自20世紀70年代完全斷航。   近年來,國家提出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 [閱讀]

        • 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正式創建國家公園

             據中新社報道,青海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質保持穩定,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升,生物多樣性資源恢復加快,環境質量顯著提高,為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青海湖流域是維護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和中國西北部大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保障東部農業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庫,國際候鳥遷徙通道重要節點;是中國內流區完整水循環水生態過程的典型區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魚&mda... [閱讀]

        • 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啟動

             7月20日,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啟動儀式在山東省聊城市舉辦。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張旭、山東省副省長范華平出席并致辭。   張旭表示,大運河是流動的、活態的世界級人類文化遺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文明,承載著中國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期待以本次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為契機,聚焦大運河沿岸的旅游文化資源,通過運河文化這個世界共通的主題,與各國開展交流對話和文明互鑒,向世界講好大運河的故事。   范華平表示,山東省將進一步抓好大運河文化... [閱讀]

        • 貴州仁懷立足優勢產業挖掘旅游資源

             夜幕之下,赤水河倒映著兩岸的燈光,美不勝收。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一年四季游客絡繹不絕。   “既能實地了解‘四渡赤水’出奇制勝的革命歷史,又能品味美酒的醇厚綿長,真是不虛此行。”7月初,來自湖南的游客陳陽輝對仁懷之旅贊不絕口。   仁懷市紅色資源富集、釀酒歷史悠久,近年來,該市著力推動文旅融合、酒旅融合,不斷延長特色產業鏈條,譜寫了“紅白綠”交相輝映、互促共長的生動畫卷。去年,該市實現...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