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計算機能靠人腦細胞運行嗎?”這一問題看似“腦洞大開”,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摸索答案,并于近日公布了相關計劃。
他們認為,類器官智能技術(OI)具有實際的應用前景,甚至有望比人工智能更強大。不過,這項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預計還需要數十年才可進入動物試驗階段,此外還需應對倫理挑戰。
筆尖大的類腦結構
最近大火的ChatGPT讓人們切身意識到,機器可以表現出與人類相似的智能行為。在一些領域,機器甚至已經超越人類。例如在2016年,電子計算機程序AlphaGo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許多領域,人工智能仍遠遠比不上人類智能。例如,人類可以立即分辨出貓和狗,但機器卻不行。一些網站由此采用“圖靈測試”來驗證用戶是人類還是機器。在情感認知等方面,人類大腦具有難以比擬的能力,這與大腦在進化時形成的大量神經元有關。
因此,能否復制這種能力,成了科研人員關心的話題。這其中就包括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托馬斯·哈通教授。他認為,計算和人工智能一直在推動技術革命,但也正在到達極限。而生物計算在提升效率等方面具有不俗潛力。
哈通和自己的同事構想,以類腦器官為“硬件”,有望開發出“生物計算機”。他們于近日將這項研究計劃發表在《科學前沿》期刊上,涉及生物工程和機器學習等領域。
所謂“類器官”是在實驗室內培育的、與某種器官功能類似的組織,通常源于干細胞。多年來,科學家以此作為腎臟、肺和其他器官的替代品進行實驗,從而避免對人體或動物造成傷害。
“類腦器官”指的便是一種筆尖大小的細胞培養物,其中存在具有類器官功能的神經元。之所以能夠提取這種細胞,得益于干細胞研究先驅約翰·戈登和山中伸彌的一項開創性研究成果——從皮膚等發育完全的組織中提取細胞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哈通將“類腦智能”定義為“在實驗室內培養的人腦模型中再現認知功能,如學習和感覺處理”。“類腦智能”也被稱為“實驗器皿中的智能”。
這項研究還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與“類腦器官”溝通,以便向它們發送信息,并接收其正在“思考”的讀數。“我們開發了一種腦機接口設備。”哈通說,相當于利用這個密集覆蓋微小電極的設備給“類腦器官”描繪腦電圖。
具有多重意義
類器官智能技術似乎已經取得進展。去年10月,澳大利亞墨爾本腦皮層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官布雷特·卡根等人發布研究成果說,培養皿中的腦細胞可以“玩”一款名為“pong”的簡單電子游戲。他們能夠證明“神經元可以目標為導向的方式,實時地使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哈通說,這項研究有助于挖掘類器官智能技術的更多潛力。
若能實現,這項技術或給人類生活帶來較大影響。首先,相關研究有望為人們提供對大腦更深入的了解。“這為研究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打開了大門。”哈通說,甚至可以進行一些此前由于道德倫理約束而無法對人腦進行的實驗。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員莉娜·斯米爾諾娃還表示,若能獲得普通人和自閉癥患者捐贈的細胞,從而對其“類腦器官”進行比較研究,可能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這種疾病。研究對象的范圍還可能擴大至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并檢驗相應治療藥物的效果。
此外,這種“生物計算機”有望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更節能。例如,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造價6億美元的超級計算機“前沿”重達3629公斤。哈通說,這臺機器的計算能力已超越單個人腦的計算能力,但它消耗的能量是人腦的100萬倍。
研究仍處起步階段
不過,類器官智能技術要落地仍面臨不少挑戰。一方面,相關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哈通說,要想利用老鼠的腦力研發出可與計算機媲美的類器官智能技術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研究范圍也有待擴大。據悉,目前每個“類腦器官”中的細胞數量僅與果蠅神經系統的細胞數量相當。哈通說,目前,每個器官大約包含5萬個細胞,規模仍然太小。“我們需要將這個數字增加到1000萬。”
另一方面,當計算機跨越人類與技術的界限,道德倫理問題隨之而來。例如,“類腦器官”能否感知外部環境,會否產生意識、實現思考,以及細胞捐贈者具有哪些權利,等等。哈通表示,倫理因素已被納入考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加里·米勒近日表示,鑒于類器官智能技術在感知等方面的潛力,需及時對這項技術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評估,并采取應對措施。記者 陸依斐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12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忠雄主持召開貴陽貴安數字新基建工作專題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推進數字活市,積極搶抓數字新基建發展機遇,推動貴陽貴安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劉本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嶒,貴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熊國璽參加。 在仔細聽取有關工作匯報后,胡忠雄指出,數字新基建是穩投資、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促升級、優結構、提... [閱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名單。沈陽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圍名單。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本次公布的45個國家級集群2021年主導產業產值達19萬億元,布局建設了18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占全部國家級創新中心數量的70%,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1700余家,培育創建了170余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22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閱讀]
12月2日,ABB在上海浦東康橋投資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興建的機器人超級工廠2日正式宣告落成投產。這一采用全自動化柔性生產的超級工廠占地67000平方米,集生產與研發為一體,ABB將應用其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制造新一代機器人,進一步增強在中國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ABB預計,到2025年,全球機器人銷售額將從目前的800億美元增長到1300億美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21年中國機器人安裝量占全球安裝總量的51%,機器人運營存量... [閱讀]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印發《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其中包含多項無人機配送相關標準。前不久,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中國民航局)為深圳市、重慶兩江新區等第二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民用無人駕駛試驗基地授牌,持續推動對無人駕駛航空的探索。此外,中國民航局還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路線圖V1.0(征求意見稿)》,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的未來進行了細致的謀劃。 不限于航拍 “修煉”出“十八般武藝”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