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贛州蓉江新區智慧城市運行調度指揮中心,公共信息平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工地、智慧城管、智慧管網等專項應用項目先后上線試運行。
在這里,工作人員可隨時對各點位進行監控、調度和管理,全覆蓋、全流程、分層級的信息化監管體系,實現實時在線監管。
“利用光纖4G和5G網絡,接入前端各類物聯傳感設施,利用視頻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發現城市運行的各種問題,通過精細化管理平臺,統一分配各單位進行處置,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智慧城市運行調度指揮中心負責人江艷華介紹。
近年來,贛州蓉江新區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行動,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優化布局,引進高科技企業,研發新技術,打造各類科技平臺,建立健全科技產業園區,強化城市能級提升。
如今的蓉江新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今天道路清掃情況如何、環衛作業車行駛軌跡怎樣、目前公廁實時人流量多少……
通過智慧環衛管理系統平臺,實時監控畫面、清掃車輛軌跡路線、公廁臭氣濃度數據等一覽無余。目前,該區智慧環衛管理系統已覆蓋71條道路網格,2家環衛公司共計560人員,242輛車,1032個垃圾桶,3座中轉站,60座公廁,2座處理廠。
從人工“滿地跑”到智能“全覆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讓城市變得有智慧更有顏值。
近年來,蓉江新區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在更多場景實現數字化、智慧化應用與管理,賦能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發展,逐步實現新區功能泛在感知,政務資源共享互通,區域經濟動態可視,市民生活便捷安暢,使蓉江新區成為國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區。
“這里有很多網紅打卡點,停車也非常方便!”拿起手機,點擊進入“蓉江智慧停車”微信公眾號,附近的停車場余位、預定停車位、一鍵導航地點等應有盡有,讓人停車不再犯難。
“我們將智慧停車云平臺系統接入學校、公園、小區、園區等公共停車場,打通城市停車場信息‘孤島’,引導車輛停往空閑車位,既提高了車位的周轉率,讓停車位資源利用率最大化,也實現了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停車服務的最優化。”區住建局工作人員陳瑾萱說。
智慧城市建設得好不好,關鍵看能否展現出實效。
近年來,贛州蓉江新區瞄準群眾“急難愁盼”事,大力研發便民應用。除了智慧停車,還有眾多智能化應用進入尋常百姓家,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既有技術進步的“面子”,更有民生保障的“里子”。“站在新的起點上,蓉江新區正不斷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整合更多社會資源、加快拓展重點應用場景,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讓更多百姓享受到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伴隨著世界智能大會的舉辦,天津在國內率先舉起發展智能科技的大旗。5年時間過去,天津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穩步堅,2021年,智能科技產業營業收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和限額以上信息服務業的比重達24.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全年累計完成產值1847億元,增加值累計增長9.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634億元,同比增長15.2%,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昨天,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 [閱讀]
為進一步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本市將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科技園增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創新園,預計2024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創新園旨在聚焦通用智能發展,服務重大科研任務,面向基礎研究、前沿科技、學術生態、產業應用、人才培育等領域,建設集“政、產、學、研、用”于一體的AI垂直產業生態,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為世界人工智能基礎創新和產業集聚發展樹立新標桿。 人工智能創新園位于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翠湖科技園新增A1資源3-... [閱讀]
國內民營火箭首次連續成功發射,填補國內CT機高集成化探測器空白,實現國產水下特種機器人零的突破……這些率先實現的新技術、新成果,都出自亦莊的“小巨人”。北京經開區近日對外披露,經開區目前擁有38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230個國家級經開區“賽道”中位居第一。 企業雖小 身懷絕技 去年12月,來自北京的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閱讀]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各國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在諸多革命性數字技術中,人工智能以其滲透性、協同性、替代性、創新性等“技術—經濟”特性,能通過...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