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旅游  >> 郊區旅游  >> 查看詳情

        沈陽市腰長河村著力發掘民俗文化魅力“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

        來源: 人民日報   日期:2020-08-10 16:03:24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黃家街道腰長河村共有49戶183人,通過開發民俗文化、發展鄉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張寶文當了10多年的村支書,現在是村里的義務導游,“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我要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村的民俗文化”。位于遼河七星國家濕地公園中心區域的腰長河村,被濕地所環繞,萬余畝蘆葦蕩和荷花相映成趣,陣陣花香撲面而來,頗具特色的錫伯族風格建筑群引人注目。

          “原本是來游覽濕地公園的,可錫伯族風格建筑群吸引住了我們,讓我們流連忘返。”7月29日上午,來自遼陽的游客胡女士難掩興奮。

          以前,腰長河村可看不到這番光景。

          “濕地公園高峰時每天有超過1萬人次游客,可眼看著旅游大巴和私家車一輛接一輛從村口駛過,卻沒有一輛拐進村里來。”村民孫國強告訴記者,“頂多就是村里有些人,把自家的雞蛋和蔬菜擺到馬路邊售賣,貼補點家用。”

          明明守著“金飯碗”,村民為啥致富無門呢?“游客不來,得從自身找原因。”4年前,從黃家街道下派到村里的第一書記關鑫,入村第一天就把全村走了個遍,“村容村貌太差,垃圾隨意丟棄和堆放,與濕地公園格格不入。”

          2016年年初,腰長河村采用入股聯營的方式,和企業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開發旅游項目,通過村莊整治和宅基地整理,將全村舊房改建成兩層小樓。沈北新區為此專門申請了沈陽市第一個利用集體建設用地開展旅游項目的試點。

          “我們在沈北新區成立了第一個農村經濟合作社,進行土地入股,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關鑫告訴記者。

          “到家里來坐坐,瞧瞧咱現在的好日子。”站在新建樓房的門口,村民桂成林熱情地打著招呼。

          他家里還保留著幾張老房子的照片,三間平房被雜亂的柴草垛包圍著,糞污堆就在胡同口,屋內除了簡單的灶臺和火炕,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和電器。

          “我家老房子也就70多平方米,房子拆遷后,政府給了20來萬補償款,又免費給蓋了這13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村里還有環衛人員負責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轉運。”木地板、空調、冰箱、洗衣機、沖水馬桶、熱水器……桂成林領著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看,家門口的分類垃圾箱一字排開。他又指指房前屋后說,“這前后的小院子也入了股,每年分紅保底還有1萬元哩。”

          豆腐丸子、糙米面條、飄香米粥、手打米糕等錫伯族特色食品香味四溢,緊鄰著村里的民宿,7位村民聯合經營的特色美食街,吆喝聲此起彼伏。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老人,這日子有盼頭。”村民費志新經營著一個美食攤,每天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拆遷補償款是一次性的,但過日子是長久的,得考慮可持續。”村企合作項目合伙人、遼寧地梵旅游公司董事長蘇振宇為村民提出了另一種思路:在家鄉創業、在家門口致富。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蘇振宇把村民代表請到陜西省袁家村參觀體驗。“住在袁家村村民自己開的客棧里,拉拉家常,實地感受到袁家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大伙兒堅定了旅游致富的信心。”村民孫國芝回憶。

          綠油油的稻田內,一群群鴨子正在歡快地戲水嬉戲,稻田中太陽能殺蟲燈和生物滅蟲筒一應俱全。“這是我們的有機稻田,不用化肥,不打農藥,旁邊就是有機蔬菜大棚。”稻田邊,1998年出生的費岐鎮正和村里的幾個年輕人搞直播,推介村里的農產品。他打小生活在這里,從部隊轉業后,放棄了在沈陽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

          “村里拿出幾塊地搞生態認養稻田,認領的人真不少,我家三分地一年就分到500多元。我還經營一個小吃攤,每天有300多元的收入。”村民郭丹告訴記者。

          現如今,村里已經有20位“90后”回到村里謀發展,近10位新鄉賢和鄉村創客與小鎮運營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以前村黨支部成員平均年齡超過65歲,如今吸收了3名年輕黨員,班子更有活力、更有戰斗力了。”張寶文笑著說。

          在腰長河村的錫伯族民居民俗展示館,錫伯族傳統弓箭、剪紙、刺繡、草編等錫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讓人興致盎然。

          “許多村民家中有以前傳下來的老物件,建這個展示館的時候,都無償捐了出來。”張寶文介紹說。

          在特色小鎮二期項目建設指揮部,蘇振宇正與區文旅局進行溝通,“我打算著邀請更多的錫伯族非遺傳承人來這里輔導村民,尤其是給年輕人培訓非遺技藝,只要通過考核就有屬于自己的免費攤位。”

          每天吃過晚飯,張寶文總要帶著孫女到村東頭的建設工地附近走走看看,“咱們村現在年人均收入有1.5萬元,特色小鎮二期國慶節就能運營,收入指定還會往上漲。”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文旅部 一攬子利好舉措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各地各級文旅部門將通過對接政策服務、加快旅游基建建設、推出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等一攬子利好舉措,助力鄉村旅游發展,加快推進旅游市場復蘇。   文化和旅游部17日發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做好鄉村旅游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場復蘇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在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前提下,各級文旅部門要多措并舉,促進鄉村旅游復工復產各項扶持政策落實落地。   根據通知,在財政金融領域,應指導鄉村旅游企業和從業者用好稅費減免... [閱讀]

        • 對公園倒票、長城磚“留簽名”者實施聯合懲戒

              北京市文旅局近日對三起公園倒票和兩起八達嶺刻劃城磚的游客實施了“一處受罰,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分別在為期三年和四年的公示期內,通過相關信息聯網的方式限制其在旅游高峰期間到部分市屬公園和八達嶺長城購票參觀。     這是北京市首次對旅游不文明行為進行聯合懲戒處罰。     北京市文旅局近日專門召開2020年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會,對發生在玉淵潭公園、八達嶺長城、北京動物園共計七例旅游不文明行為... [閱讀]

        • 端午假期湖北文旅市場呈回暖態勢 鄉村休閑游受青睞

              端午節假期,湖北文化和旅游市場繼續保持回暖態勢,文化和旅游消費信心逐步增強。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27日通報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湖北共接待游客678.5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9億元。   湖北納入假日旅游統計的25個重點景區共開放23個,接待游客63.74萬人次,占最大承載量的11.82%,與今年“五一”小長假前3天相比,增加11.7萬人次,增長12.65%;實現旅游收入6160.21萬元,與今年“五一“... [閱讀]

        • 北京市民端午謹慎出行 旅游市場平穩有序

              剛剛結束的端午三天假期內,北京旅游安全平穩有序,無安全事故、無突發疫情、無大人流聚集、無市場投訴。據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6月25日至27日,全市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35萬人次,同比減少76.8%,營業收入7240.2萬元,同比減少75.9%。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13.3萬人次,同比減少93.5%。市民均謹慎出行,選擇不扎堆、不聚集的過節方式。     北京現有等級景區238家,已開放149家,占比63%;星級飯店402家...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