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查看詳情

        2022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在京啟動

        來源: 中國生活消費網  日期:2022-09-19 18:09:31  責編:殷緒江 
        分享:
           9月16日,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2022年廣發證券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啟動儀式暨2021年成果發布會上,來自全國高校的60個微創業項目經過前期網絡展示、線上路演答辯等環節角逐,獲得2021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資金扶持,扶持資金共計150萬元。過去7年,活動得到上百家創孵機構關注支持,上千所高校參與,累計有360個項目獲得微創業項目扶持基金700萬元。
           中國青年報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董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趙峰,廣發證券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少華等舉辦方代表出席活動并揭曉了項目扶持名單。創業教育專家、創服機構、協辦高校和參賽項目代表近300人參會。
           會上,扶持項目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劉思宇談到,隨著腦機接口技術方案的提出,他們自主研發了一套AI賦能腦控智能輪椅系統,并實現了3項核心技術突破,“團隊的夢想是希望全球癱瘓患者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付鈺坤,代表活動鄉村振興創新項目,介紹了彩色馬鈴薯科研團隊和項目實施情況,他們成功的培育出了高產量與高營養完美結合的玫瑰系彩色馬鈴薯新品種,并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李澤波圍繞自旋飛行領域創辦“旋鷹科技”,“起初是因為好玩,能否讓飛行器站起來飛行?”為了這份科研熱情,他和團隊成員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最終奪得科創之星扶持資金。李澤波分享說,“除了內心的信念,做原始創新更需要來自社會的認可,我們也會繼續將硬科技創新堅持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屆大學生創業者,正在將創意創新想法不斷融入創業實踐中,硬科技創新成為“熱詞”。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葛建新代表活動主辦方發布了研究成果——《2021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項目分析報告》,2021年度科技創新項目表現出了強烈的技術傾向,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
           該報告通過對全國249所高校、上千個項目分析發現,創業者均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和豐厚的技術儲備,能更好地將技術與市場需求“痛點”結合,成為具備商業價值的創新創業項目。
           KAB高級培訓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鄧漢慧談到,很多大學生正在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研發技術解決社會問題,“硬科技也可以有溫度,大學生創業者的科技創新項目也可以溫暖人心”。
           梅花創投董事總經理談文舒也欣喜地看到,近兩年,大學生視野打開了,對社會認知和產學研結合的格局打開了。他建議,“創業因人成事,不只要把眼光放在學校內部,還要看到整個行業的人才在哪里,把更好的人才吸引到團隊里”。
           “當今時代是‘升級’的時代”,知名創業教育專家李家華特別提醒說,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時,首要任務是認真學習科學理論,掌握專業技能,“進而再將科技融入時代,發現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
           據悉,今年是大學生微創業行動第8年,將繼續重點關注扶持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賽道,直面創業“痛點”,開展大學生微創營、云講堂、微創業項目征集、展示與資金扶持等系列活動,活動將繼續征集扶持60個項目,扶持資金150萬元;
           結合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實施情況,董時在活動上談到,近年來,在面臨疫情特殊情況下,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想盡一切辦法創新聯系服務青年創客,充分運用中國青年報新媒體平臺,搭建青創頭條客戶端,突出線上創業云講堂和線下微創業云的相互結合。同步利用微信、新浪微博、抖音等一系列直播及短視頻平臺呈現微創業項目與年輕人創業的熱情,引導扶持青年走好創業之路。
           董時說,大學生微創業行動與中國青年報社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尋訪大學生創業英雄等一系列的活動,成為中青報聚焦主責主業,服務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抓手,通過資源鏈接與服務,繼續深化KAB創業教育平臺,形成了高校、企業、社會平臺的社會責任生態圈。
           今年活動將繼續關注扶持科技創新項目。趙峰結合去年征集與扶持項目談到,“在組織參與微創業活動期間,我們看到有的創新項目專注于攻克硬科技,勇于向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發起進軍;有的創業項目立足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的更牢;還有的創業項目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呼應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被參與活動的師生團隊的創業精神、創新熱情、專業態度和鉆研盡頭深深打動”。他表示,上海證券交易所將牢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與各方通力協作,促進青年學生成大才、擔大業。
           張少華表示,大學生微創業行動鼓勵更多青年學生積極投身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的創新項目的研究和實踐,促進產學研的融合發展,廣發證券將與全國各高校一起,積極助力青年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更大價值。
           該活動由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上海證券交易所公益基金會、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得到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和上百所高校KAB創業俱樂部支持。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為困難畢業生就業搭好橋鋪好路

             為了幫助困難畢業生就業,高校積極行動起來,創新模式,精準施策,盡最大努力幫助困難畢業生就業。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幫扶作用   在今年的就業季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藝術學院成了一匹“黑馬”。據最新數據顯示,藝術學院就業率已達96%,其中13名困難學生實現100%就業。   幫扶就業,要找好“幫扶者”,藝術學院今年首次把教研室推向第一線。“以往對教研... [閱讀]

        • 一噸半蠶豆都是學生種的 揚大師生享用“蠶豆盛宴”

             8日中午,揚州大學各校區食堂里,油燜蠶豆、蠶豆炒雪菜等一道道可口的蠶豆美食,出現在了師生們的餐桌上。蠶豆菜新鮮應時,免費享用,受到大家好評。當師生們得知這些蠶豆都是大學生在試驗田里的勞動成果時,更覺味道不一般。   據介紹,這些蠶豆美食均取材于該校農學院“大田種植訓練計劃”的試驗田。連日來,揚大農學院“大田種植訓練計劃”中的蠶豆迎來了豐收季,該校十多個學院300多名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加入到了收獲隊伍中。為讓更多師生體驗... [閱讀]

        • 我希望成為溫暖回應學生的樹洞

             2013年,我從華南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成為一名高中專職心理教師。幸運的是,我從未感覺到被邊緣化,也從未覺得自己是“副科”教師,這與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在機制設置上,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與生涯教育指導中心、生命教育指導中心,自上而下建構了校長領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整合家庭、學校和社會資源,著力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將學生的心理危機扼殺在萌芽狀態。   青少年群體擁有獨特的認知和心理發... [閱讀]

        • 一名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的“中國味兒”

             在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青年友好故事會上,吉爾吉斯斯坦的青年葉思遠分享說:“新冠疫情后,我曾想畢業了就回國。但我媽媽勸阻我說,在中國是安全的,在中國是安全的。”漢語流利的他,從小就對中國的電影和美食頗感興趣。    2018年,葉思遠參加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行的全國口語大賽,在那里他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中國朋友們。“他們非常熱情、友好,不僅幫助我糾正漢語發音,還帶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國文化。”葉思遠...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