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早,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水東村村民韋麗嬌迎著晨光,把兒子黃文柯送到離家僅30米遠的幼兒園后,就安心地去上班了。融水鎮水東第一幼兒園的前身是一所農村小學,由于教育布局調整,這所小學整體搬遷后,閑置的校舍被改造成幼兒園,招收附近的學齡前兒童。在融水縣,像這種由農村閑置小學校舍改建而成的鄉村公辦幼兒園共有141所,接收了2825名幼兒入園。
“把閑置的小學改建成設備齊全的幼兒園,讓我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在家門口上學,收費又低,我們當家長的感到非常滿意!”韋麗嬌說,黨和政府為大家辦了件大實事,解決了孩子“入園難”“入園貴”的大難題。
融水苗族自治縣地處廣西北部,境內面積4638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自治縣。除了苗族,縣里還有侗、瑤、水、仫佬、漢等其他民族,分散居住在全縣207個行政村(社區)。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發展和人口生育率下降,不少農村小學學生逐年減少,出現了閑置校舍甚至是“空殼小學”。幾年前,這些村屯幾乎沒有幼兒園,只有極少數規模不大的幼兒園和零星的兒童看護點。當地村民送孩子上學不得不選擇離家比較遠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或者到收費比較高的私立幼兒園,“入園難”和“入園貴”困擾著不少農村家長。
融水縣根據實際情況把解決“入園難”和“入園貴”提上重要工作日程,主動破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經過摸底規劃,融水縣教育局啟動了把閑置的農村小學改建為幼兒園的專項工作,委托專業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添置滑梯等游樂設備、教具和玩具。截至2021年12月,共投入農村小學改建幼兒園專項6800多萬元,經過改建,一所又一所嶄新的幼兒園在全縣各村屯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成了山區少數民族兒童的新樂園。
“我們水東第一幼兒園僅一個假期就改造完成了,之前許多當地百姓都不相信9月1日能按時開學!”融水鎮水東第一幼兒園園長何愛菊說,這所幼兒園等原來的小學搬遷到新校園后,才在7月中旬動工。僅1個半月后,幼兒園就開始迎接新生,附近村屯的群眾紛紛為政府部門的高效率點贊。
新幼兒園的建成只是第一步,如何解決農村地區缺乏幼師的難題,是更大的挑戰。
融水縣高度重視幼師招聘工作,重新核定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經過3年努力,全縣共招聘327名幼兒教師,分配到各幼兒園工作。同時,從2022年開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162名保育員,確保改建后幼兒園的后勤保障工作正常運行。
解決專職教師和后勤人員招募問題后,融水縣開展提升全縣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幼兒園的管理和保教質量相關工作,讓各民族孩子真正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
據介紹,2021年,全縣開辦16期(次)園長研修提升班、新任教師入職培訓班等管理和保教的業務培訓,受訓率達100%;同時對保育員、保安門衛和食堂工人進行了專業技能培訓。
為加強培養和提高教師員工素質,融水縣采取“結對子幫扶”和“中心園帶村園”的管理模式,使優質業務資源輻射帶動到全縣各個幼兒園,并經常性地開展賽課、才藝比賽等各種業務技能競賽,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鄉村幼兒園的整體保教質量。
“通過把鄉村小學閑置校舍改造成優質幼兒園,讓廣大山區群眾孩子在家門口就近上學,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廣泛關切的幼兒入學難問題。”融水縣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家華說。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教育廳獲悉,青海出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著力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校內課后服務2小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等菜單式選課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根據《若干措施》,青海將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學生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將作業管理納入教學常規管理,將作業布置納入教師考核評價。教師針對學... [閱讀]
“雙減”,在2022年的教育督導中仍然穩居C位。 “2022年,我們將繼續把‘雙減’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特別要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推動‘雙減’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教育部教育督導局一級巡視員胡延品近日透露。 而即將過去的2021年秋季學期,“雙減”工作也被證明卓有成效。國家統計局在秋季開學后的專題調查... [閱讀]
“回首課改20年,教研系統歷經風雨,從被批評為“編研室”“考研室”,徘徊在課程改革的邊緣地帶,到后來臥薪嘗膽、自我革命、勵精圖治、主動轉型,一方面努力進行自身能力建設,健全教研體系,提升教研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以適應課程改革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不斷調整教研內容和重點,轉變教研方式,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學校的轉化落地,成為推進課程改革不可或缺的專業支撐力量。 ” “教研工... [閱讀]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如今,已經有5個年頭。這5年來,高校的思政工作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大學生們的滿意度如何? 12月7日,在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魏士強表示,近5年來,高校思政工作在實踐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魏士強指出,5年來,教育部牢牢把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主線,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出臺了關于進教材的工...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