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對外開放成績斐然。其中尤以出國留學人員的增多為顯著標志。不過,在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小留學生群體備受關注。據報道,僅在英國就有約1.5萬名10至17歲的中國小留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學生,是否可以出國留學?低齡出國留學的這個群體“根”在哪里?輿論爭議頗多。此次會議提出建立不鼓勵、不提倡低齡出國留學的制度政策,正是對相關社會關切的回應。
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等于2019年聯合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高中生已經成為繼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國留學人群。目前,中國高中及以下低齡留學的學生,已占出國留學生總數的35%。對于低齡留學,可分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低齡留學與完成義務教育之后的高中階段低齡留學。相對來說,高中階段的低齡留學占大多數,義務教育階段的低齡留學只是少數。
不鼓勵、不提倡低齡出國留學,并不等于禁止。包括義務教育階段的低齡出國留學,也很難一刀切禁止。按照國家規定,所有適齡學生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但如果適齡孩子的父母要出國工作、學習,這些孩子申請到父母工作、學習所在國去學習,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出國留學,更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選擇。為此,不鼓勵、不提倡低齡出國學習,關鍵要分析出國留學的需求是如何產生的。
雖然我國學生參加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多次獲得全球第一,令世界其他國家對我國基礎教育刮目相看,我國中小學生的科學、數學、閱讀等科目的成績,也確實處在領先地位。但需要客觀承認,我國基礎教育存在“唯分數”、崇尚知識教育的問題,學生學業負擔難減,父母教育焦慮難解。相較之下,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更重視學生的個性、興趣、想象力、好奇心培養,這對部分學生及家長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近年來,有一些人認為,選擇低齡出國留學的大多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事實上,“尖子生”也大有人在。某智庫對北京5所中學的學生出國留學情況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出國留學的學生中,2/3以上是班里的“尖子生”,近9成9學生出國前成績在班里排名前50%。這反映出學生對個性化、多元教育的現實需求。
還有一部分低齡出國留學,是結合現實環境作出的現實選擇。比如,雖然我國從2012年開始開放異地高考,著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的城市升學問題。然而,現實中,在一些大城市,隨遷子女要想獲得同等的中考、高考資格仍十分困難,有學生即便在一個城市出生、完成義務教育,仍不能在這所城市參加中高考。對于這群人來說,要么留在城市上中職,要么成為“回流兒童”參加中高考。面對這種求學與升學的現實處境,讓孩子直接出國留學就成為一部分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的選擇。除此之外,我國中考的普職分流,一直被家長和社會視為社會分層,一些只能上中職但又不愿意就讀的學生,按規定也不能進普高學習,這也是這部分學生選擇低齡留學的原因。
我國高中階段的國際學校、國際班招生火爆,也與此有關。不選擇直接出國留學的學生,就先進國際學校、國際班學習,不過之后的升學選擇仍多是申請國外大學。當前,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高中階段的國際學校,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為潛在的低齡留學學生群體提供替代性選擇。
概而言之,不鼓勵、不提倡低齡出國留學,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倡導個性教育和多元化教育。同時,要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公平的升學環境,而這本身也是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要求。(作者:艾萍嬌,系教育研究者)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日前,天津市人社局實施留學人員企業升級培育計劃,聚焦自主創新重點領域,以信創產業作為主攻方向,3年時間重點支持300家左右留學人員企業快速成長,實施“一企雙師三員”的培育機制,建立“企業吹哨,專員服務”的模式,形成“市區聯動、部門互動、多方推動”的企業服務鏈。 據介紹,該培育機制中的“一企”是指“一企一檔一策”,即根據每家留學人員企業特點和發展階... [閱讀]
早上9時,位于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西郊的“媽媽的愛撫”高中,教師娜奧米·穆宗加走進空無一人的教室,打開筆記本電腦,運行視頻會議程序。等待學生上線的同時,她開始整理自己的教具——“漢語”“芭蕾舞”“書法”等一張張寫有中文、拼音和英文的小卡片。 一個小時的課程并不輕松,有口語、語法和詞匯等內容,約10名學生在線上課。穆宗加仍像... [閱讀]
國內教育機構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今年美國“頭號留學”地位已被英國以42%的比例,首次超越;英國成為中國留學生心目中的“留學首選國家”。疫情和中美關系可以說是促成這個結果的兩個最重要的原因?,F在很多準留學生都在思考,如今赴英留學是否一定是明智之選?當地的留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給了《環球時報》記者各種不同的答案。 實習和工作優惠吸引留學生 今年8月底,英國... [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徹底打亂了在讀中國留學生的計劃和節奏,也給準留學生們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疫情下的求學之路怎么走下去?來看看他們的選擇…… 第二批中國留學生赴英復學包機出發。(重慶機場集團供圖) 網絡授課有利有弊 考慮到防疫和交通的諸多限制措施,海外高校紛紛推出網絡課程。 留守西班牙馬德里的留學生小夏介紹說,他就讀的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已關閉了校區,把授課盡可能地安排到網上進行,以減少師生染疫的風險。...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