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穿城而行的南京,水系發達,山脈起伏,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既有長江江豚、中華虎鳳蝶等代表性物種,也有保護領域崛起的標桿機構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第45個植樹節即將到來之際,3月11日上午,由北京市企業家環?;饡⊿EE基金會)、華泰證券、金陵圖書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共同主辦,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特別支持,“勁草嘉年華”策劃、與“一個長江”以及“我的自然百寶箱”共同呈現的《從城市到荒野:生物多樣性主題展》在金陵圖書館揭幕。
本次展覽分為“上海城市生物多樣性”、“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長江:江豚與巡護員”、“西南:亞洲象與預報員”以及“三江源:雪豹與監測員”五個板塊。展覽選取典型生態系統與城市日常環境代表性物種,以“生境-動物-人”為線索,帶領觀眾從長江中下游的城市圖景,開啟巡游之旅,綿延至長江流域,并延展至全國不同生境地域、保護物種背后的故事、公眾參與途徑與成果。講述 “勁草嘉年華”以及“一個長江”、“我的自然百寶箱”等項目如何在“公眾參與”、“公眾科學”的共同理念與精神下,推動公眾、科學家與機構形成合力,多方參與共建,為公眾奉上豐富的活動體驗,促使更多人了解、關注、加入到生物多樣性行列中。
觀眾在本次展覽現場,在鳥類多媒體墻身臨其境聆聽鳥的聲音,同時還能看到大象糞便、蜂箱、非法漁具、巡護服、監測記錄表等真實還原巡護員、保護人員工作場景的展品;結合展覽內容,還設置了多媒體VR體驗、任務通關打卡、生物多樣性主題閱讀角等多元板塊,通過有趣的“真人大富翁”游戲互動,將科普知識結合,激發參與興趣。在自然市集中增進對保護物種的了解,多維度感受生物多樣性保護背后的故事,使觀眾體驗更加立體。
展覽通過個人、社區參與的故事分享,講述城市生態、荒野生境,及以巡護員代表性人物故事,讓觀眾得以全面了解保護項目背后的付出,體會人與生態的深層關系與鏈接。
展覽通過展示“勁草嘉年華”“一個長江”“我的自然百寶箱”等項目在城市與荒野的生態保護行動案例,展現公眾參與、機構助力的自然保護成果,傳達“公眾科學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
“勁草嘉年華”是SEE基金會支持發起的面向公眾的項目,多年來致力于呈現中國本土生物多樣性之美,分享精彩的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故事,推動公眾關注生態保護、搭建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平臺。
華泰證券于2018年設立“一個長江”公益項目,助力長江大保護,聚焦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開展公民科學項目,影響更多公眾參與保護行動。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乎每個人。從城市走向荒野,最終回歸城市,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疊加互動,人與自然的連接不斷加強。本展希望通過呈現城市中貼近生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喚起公眾對自然的熱愛與向往,引導其找到參與其中的方式。
【展覽基本信息】
日期:2023年3月11日至2023年3月22日
2023年3月25日(地球1小時特別沙龍)時間:
場地:金陵圖書館(南京市建鄴區樂山路158號)
每日10:00-17:00(周四10:00-12:00)
費用:免費參觀
【展覽特色】
1.豐富的實物展示。大象粑粑、蜂箱、非法漁具、巡護服、監測記錄表等物件真實還原巡護員、監測員的工作細節。
2.互動游戲。巡護互動游戲,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將科普知識結合,激發公眾的參與興趣。多種鳥類鳴聲,聽聲辨鳥;簡化城市生物多樣性生物鏈翻版互動;
3.兩個多媒體展項。“聽見萬物”小程序觸控體驗屏,完整展現基于公眾調查的上海、南京城市鳥類檔案;“我想當巡護員!VR大體驗”以第一視角跟隨巡護場景,創造沉浸式體驗。
4.生物多樣性閱讀角。結合展覽內容,推薦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書籍,供觀眾延伸閱讀。
5. “真人大富翁”巡護游戲,讓保護項目中的科普知識與游戲深度結合,在玩樂中學習知識 。
6.打卡護照。按照導覽順序設計任務線,鼓勵用戶觀看展覽并在每一板塊設置互動打卡處。
主辦單位:北京市企業家環?;饡?、華泰證券、金陵圖書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
特別支持: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聯合呈現:勁草嘉年華、我的自然百寶箱
承辦單位:笛德侯文化實驗室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2月12日,省委書記、省總林長倪岳峰,省長、省總林長王正譜共同簽發2023年第1號總林長令《關于做好2023年國土綠化工作的令》,要求各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確保今年高質量完成600萬畝營造林任務,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總林長令指出,各級林長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政治責任,認真履職盡責,加強巡林督查,協調解決國土綠化重點難點問題。抓緊制... [閱讀]
水清岸綠的河流,煙波浩瀚的湖泊,生機盎然的稻田……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生活同濕地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推動濕... [閱讀]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郭香玉)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再新增北京延慶野鴨湖、黑龍江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江蘇淮安白馬湖等18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82處;面積764.7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 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修復。當日,我國在浙江杭州西溪舉辦主場宣傳活動,并發布2022年度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監測成果。結果顯示,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總體保持穩定,濕地總面積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質呈向好趨勢,水源... [閱讀]
新華社貴陽1月28日電(記者駱飛)28日上午,地處烏蒙山區的貴州省黔西市洪水鎮洪箐村一處荒山上,當地黨員干部與群眾一起義務植樹,以厚植綠色生態的方式開啟春節后的首個工作日。 植樹迎新的火熱場面28日在貴州大地上不斷出現,從烏蒙山區到苗鄉侗寨,各地干部群眾結合本地生態和經濟發展實際,選擇了不同種類的樹木,既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態林木,也有增收致富的油茶、果樹。 自2015年以來,貴州省各級領導干部、基層群眾已連續9年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義務植樹。28日全天,貴...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