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安徽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访鞔_,到2025年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30年,城鄉建設方式基本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到2060年,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
綠色低碳城市
力爭2024年縣城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方案》要求,全省開展綠色低碳城市、森林城市、“無廢城市”、園林城市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組團內平均人口密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個別地段最高不超過1.5萬人/平方公里。完善城市生態系統,系統修復濕地等水體以及山體、廢棄地,加強生態廊道、景觀廊道、通風廊道、濱水空間和城市綠道統籌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態空間和防洪排澇空間,組團間的生態廊道應貫通連續,力爭到2024年,縣城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主城區道路網密度應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超過80米。推進城市綠色照明發展,到2030年底,LED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占比超過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數字化系統。
加強街頭綠地游園建設,到2025年底,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加快城市綠道步道互聯互通,到2025年底,城市建成區萬人擁有綠道長度超過1公里。
綠色低碳縣城村莊
新建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
《方案》要求,全省開展綠色低碳縣城建設,位于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城建成區人口密度控制在0.6-1萬人/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與建設用地比值控制在0.6-0.8,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確保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到位。新建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
開展綠色低碳村莊建設,鼓勵新建農房向基礎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景觀環境優美的村莊聚集。
綠色低碳社區
到2020年底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
根據《方案》,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到2030年底,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通過步行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創建要求。
鼓勵選用低碳節能節水家電產品,到2025年底,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節能節水家電器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
綠色低碳建造
到2030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
《方案》提出,我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建筑。到2030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
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水平。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等高于現行節能標準的試點項目。推行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嚴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設,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推動高星級綠色建筑發展,到2025年底,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達到一星級及以上。
既有建筑和設施節能降碳
推進海綿、節水型城市建設
《方案》提出,全省大力實施城市內澇治理工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建成區內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均應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城市建成區5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年底,城市建成區可滲透面積占比達到45%。
加強節水型城市建設,加大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力度,到2025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地級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80%的縣(市、區)達到縣域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到2030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地級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30%以上。
加強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或比2020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到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設區市因地制宜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3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記者 檀美玲)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近日,由國家碳足跡創新聯盟主辦、北京綠林認證有限公司承辦的“首期雙碳沙龍”活動在北京舉辦。由碳足跡國家創新聯盟秘書長、北京綠林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盛富先生主持。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業發展規劃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國際竹藤中心的領導、專家蒞臨活動現場,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貢獻了各自的遠見和智慧。 北京綠林認證公司總經理、碳足跡國家創新聯盟秘書長,本次活動的主持人吳... [閱讀]
8月31日至9月5日,以“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舉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標準院”)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李存東在城市“碳達峰碳中和”主題論壇上分享了“CCTC 建筑業綜合降碳模式研究”。 結合自身業務優勢與城市發展需求,標準院首次提出建筑... [閱讀]
8月29日,首屆國際碳足跡創新發展論壇暨碳足跡國家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和碳足跡國家創新聯盟主辦,北京綠林認證有限公司和威盛亞(上海)有限公司承辦,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優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誠品環??萍加邢薰緟f辦。來自碳足跡國家創新聯盟發起單位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家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國際竹藤中心首席科學家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閱讀]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作為中國向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雙碳”目標開啟了綠色轉型發展新時代,對個人提出了低碳生活和綠色消費新要求,也為綠色金融支持居民碳減排帶來了新機遇。 氣候變化問題關系人類共同命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全社會力量參與。研究表明,我國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超過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0%,個人行為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日益凸顯。隨著環保理念普及、減碳行...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