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陜西省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自然資源力量”主題新聞發布會,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雷鳴雄介紹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工作成效。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秦嶺生態保護力度,目前秦嶺核心保護區的99%、重點保護區的74%、一般保護區的22%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目前,我省秦嶺區域169個退出礦業權礦山恢復治理0.41萬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0.98萬畝、生產礦山恢復治理1.81萬畝。省自然資源廳近期出臺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同時,我省多管齊下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今年,全省全面推行田長制,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責任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建立耕地保護激勵機制,每年對100個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的鄉(鎮)人民政府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資金獎勵;持續推進補充耕地工作,延安治溝造地新增耕地11.77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42.42萬畝,“十三五”完成補充耕地104.3萬畝;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以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全省2021年度流入耕地的土地多、流出耕地的土地少。
在服務高質量項目建設、加強資源要素保障方面,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從規劃、用地、能源等方面加強保障,推進“標準地”改革,激發土地市場活力,精準出臺落實穩經濟16條保障措施,保障規模達40.77萬畝。報請自然資源部預審的9個重大項目、報請國務院審批的12個重大項目全部通過。截至目前,今年全省用地供應量20.22萬畝;620個省級重點項目,已保障用地項目530個,保障率85.5%。近年來,省自然資源廳持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建煤礦39個,釋放優質產能1.49億噸;掛牌出讓煤炭礦業權8宗、出讓資源量13.05億噸。
發布會還介紹了全省國土利用現狀調查、國土空間規劃、土地集約利用、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成效。未來5年,省自然資源廳將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為高質量項目建設精準提供要素保障,持續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促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實施秦嶺、黃河流域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當好自然資源大管家、生態環境守護者、高質量發展保障員。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12月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通過線上視頻會議方式,向新聞媒體公布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近年來,積極推進試點建設,著力加強和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保護體系日臻完善、監測機制不斷加強、基礎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區、水源涵養戰略區,獨特的生態區位決定了祁連山生物多樣性的鮮明特征,且生物多樣性高原特征凸顯。祁連山生態系統完整而多樣,是我國32個陸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具有豐富的... [閱讀]
提高技術評估質效、建立評估跟蹤服務卡、提供精準幫扶服務、開通咨詢服務熱線……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評估中心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重大項目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八條服務措施。該通知明確,嚴守環境質量底線,以優質高效的技術評估服務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提高環評技術評估質效和服務質量。對省廳及地方委托評估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做到“受理即評估”,邊評估邊完善。原則上收到環評文件并通過預審... [閱讀]
近年來,湖南林業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深入推進生態保護、生態提質、生態惠民,著力鞏固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加強生態保護,穩定森林存量。森林資源易毀壞、難修復,必須堅持保護優先。自2016年起,湖南實施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對全省7986.3萬畝森林實行禁伐、63個縣實行減伐,累計減少采伐量1500萬立方米;認定公布古樹名木23.91萬棵,進行掛牌保護、動態監測;履行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職責,常態化開... [閱讀]
6月10日到12日,以“創新開放融合,共迎生物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廣州舉行,超百萬人次在線觀看,11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達211億元。 大會邀請了21位中外院士、全球百位頂尖專家共聚羊城,共商生物技術創新、人類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事,共議全國生物產業領域最新發展態勢。此外,大會期間面向全球發布成果文件《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CBIB 2.0》,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進行綜合、動態、全方位評價。 廣州加快融入全球...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