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保  >> 查看詳情

        保障能源安全 推進綠色轉型

        來源: 光明日報   日期:2022-07-28 10:12:09  責編:隋學娟 劉玉輝 
        分享:

           近年來,我國能源戰線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建設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發揮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能源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有力支撐服務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7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國近年來能源發展建設相關情況。

          加快能源消費清潔低碳轉型

          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不斷加快清潔低碳轉型。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0%,以年均約2.9%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6.2%的國民經濟增長。煤炭消費比重從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是歷史上下降最快的時期。與此同時,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期從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費增量的60%以上。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國家能源局狠抓‘十四五’能源規劃和能源領域碳達峰方案的落地實施,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在發展非化石能源方面,去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增加了約1.3億千瓦,去年10月超過了10億千瓦大關,今年上半年新增裝機又超過5000萬千瓦,預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18%左右。同時加強終端用能的清潔替代,目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面積達到了156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達到73.6%,累計替代散煤超過1.5億噸,對降低PM2.5濃度、改善空氣質量的貢獻率超過1/3。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這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作出的重大制度設計。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指出,這一轉變一方面更鮮明地突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的政策導向,有利于鼓勵和推動可再生能源進一步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另一方面有利于統籌發展和減排,統籌能源安全和轉型,“也可以說,這個轉變使得能源消費總量的彈性更大了,碳減排措施的精準性更強了。”

          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為實現能源長久的安全可靠供應,我國能源發展總體思路是在保證能源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風電、光伏是能源綠色轉型、低碳轉型的一個重要的主力能源,但是它存在波動性大、不能連續穩定出力的特點。

          對此,章建華表示,為保障能源安全供應,能源發展改革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穩增長與調結構,立足于我國能源基本國情,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短期與中長期的關系。“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能源需求總量還將持續增長,所以要統籌好非化石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與化石能源之間的互補和優化組合。能源消費總量中,越來越多要來自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可靠供應方面,化石能源要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

          章建華還指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推進適應能源結構轉型的電力市場建設,深入推進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減少的同時,保持能源安全供應能力不下降。同時加強能源法治建設,健全能源領域法律法規體系,為建設能源強國構建堅實的法治保障。

          “今年以來,在國際局勢對能源市場造成影響的情況下,我國能源行業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持續加大能源領域的有效投資力度,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多措并舉增加能源供給能力,有力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李福龍說。

          增強能源技術創新能力

          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以來,能源行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能源發展中的關鍵支撐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了能源轉型發展動力。

          據介紹,在能源裝備技術方面,我國建立了完備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成功研發制造全球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具備最大單機容量達10兆瓦的全系列風電機組制造能力,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在能源自主創新方面,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大型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系統掌握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世界首臺135萬千瓦煤電機組投入運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萬千瓦燃氣輪機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

          新型儲能是促進新能源規模開發利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裝備,如今,新型儲能的市場應用規模穩步擴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在初步顯現。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何洋表示,當前,新型儲能的技術水平和裝機規模在穩步提升,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建立;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不斷拓展,“新能源+儲能”“互聯網+儲能”“分布式智能電網+儲能”等多元化應用場景不斷涌現。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繼續推動新型儲能的試點和示范,帶動新型儲能的技術、商業模式和體制機制創新,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研究新型儲能成本疏導機制,并利用好大數據平臺加強信息交流和經驗分享。”何洋說。(記者 魯元珍)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新聞

        • 立新能源登陸深交所主板 堅持風光電主業塑造品牌價值

             “作為風電場、光伏電站運營企業,此次成功登陸深交所,將進一步增加公司的風電裝機規模,增強盈利能力與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知名度與核心競爭力。”立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以風光電項目投資開發為主業,保持裝機規模持續增長、裝機布局向區域化發展,同時構建多元化發展道路,有序延伸上下游產業鏈,進一步塑造具有立新能源特點的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   立新能源是新疆新能源集團于2013年8月... [閱讀]

        • 低碳能源政策將成為遏制臭氧污染的新武器

             “十三五”期間,持續深入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現了全國PM2.5年均濃度在2020年首次達標,并在2021年進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然而,近地面臭氧污染卻呈現加重趨勢,臭氧超標區域和超標頻次均令人關注。    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的城市臭氧超標,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占總超標天數的比例上升至37.1%。今年以來,各地臭氧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如四川省成都市于3月15日即啟動臭氧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閱讀]

        •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有保障

             近日,國內多地迎來入夏第一輪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5月底前,我國南北方的天氣涇渭分明。北方在經歷短暫清涼之后,氣溫又將回漲,尤其是京津冀、山東、河南、陜西關中地區等地,最高氣溫將超過35℃。與此同時,南方大部則繼續延續“多雨模式”。在高溫和防汛雙重壓力下,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能源供給形勢,今夏生產生活用能能否供得上? 迎峰度夏存壓力    從基本面看,今年迎峰度夏用能仍存一定壓力。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閱讀]

        • 新疆首個水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大基地建設啟動

             4月19日,中核集團新華(布爾津)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揭牌在新疆布爾津縣舉行,標志著新疆首個水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大基地建設拉開序幕。布爾津抽水蓄能項目是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是中核集團第一個圍繞抽水蓄能電站打造的“水、風、光、儲”一體化大基地項目。    該項目以近期中標的裝機規模140萬千瓦的布爾津抽水蓄能項目為基礎,地方政府按照1:4的...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