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航空科技  >> 查看詳情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3450億元

        來源: 人民網   日期:2020-06-21 11:06:42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占比為33.8%。

            盡管受到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產值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北斗+”向深度廣度拓展 行業應用市場平穩發展

            2019年,我國先后完成7次發射任務,將9顆北斗三號、1顆北斗二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北斗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完畢,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號衛星在廣域增強服務、全球短報文服務、搜索救援服務等方面都形成了鮮明的北斗特色,并在系統信號性能、系統傳輸和測距性能等方面實現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的局部領先。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臺。目前,含智能手機在內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臺/套,北斗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向“標配化”發展的新階段。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截至2019年底,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為46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9%。

            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主要行業應用市場保持平穩發展。尤其近幾年來,北斗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其他行業,如汽車、高鐵、能源、礦產、郵政、移動通信、交通物流、互聯網服務等領域的骨干企業,主動“+北斗”發展,逐步開拓形成企業新增業務,成為產業新生力量,從而極大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對總體產值的貢獻正在顯著提高。

        北斗服務全球,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9年北斗國際合作亮點頻出,中美深化信號互操作協調、中歐開展頻率協調等工作進展順利,中俄衛星導航政府間合作協定正式生效,為中俄互建監測站等合作提供了組織與法律保障。我國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等多邊平臺上積極發聲,成功舉辦第二屆中阿北斗合作論壇、第一屆中國-中亞北斗合作論壇。北斗“朋友圈”持續擴大,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更加廣泛。

            白皮書顯示,2019年北斗國家標準和專項標準陸續發布,并已經走向國際。北斗全球信號技術指標基本完成驗證,預計于2020年可進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支持北斗三號新信號的首個5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成功立項;北斗中軌搜救載荷相關標準文件制定和入網測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首個北斗船載終端檢測標準通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審議。

            2019年北斗海外應用合作及貿易交往更加頻繁,國產北斗基礎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基于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得到成功應用。2019年北斗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正積極推進國家衛星導航相關法治建設工作。

        大眾應用市場方興未艾,支持北斗定位手機近300款

            白皮書顯示,在大眾應用領域,北斗在電子商務、智能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應用更加廣泛,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發展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2019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89億部。其中,4G手機3.59億部,5G手機1376.9萬部。目前,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已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導一體化芯片,智能手機已成為衛星導航系統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手機有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2019年各地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熱度不減。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未來,隨著北斗三號星基增強系統的應用和普及,北斗可以進一步發揮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應用中的“千里眼”作用,擴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市場規模。

            與此同時,2019年,我國發布了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大幅提升可穿戴設備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實現亞米級定位,可廣泛應用于高精度兒童手表、老人手環、寵物追蹤器、對講機、手機等設備中。隨著5G的商用,一些新型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將有望形成未來新興市場。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筑牢新基建網絡安全防線 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的新型經濟社會形態,與之匹配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在穩步推進。近期我國基本確定了三大類新型基礎設施,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而成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神經中樞。 網絡安全和數智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新型基礎設施以網絡和數據為核心,本質上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國家電網公司6月15日也發布了&ld... [閱讀]

        • 6月21日的“夏至日環食”為何被稱為“金邊日食”?

               新華社天津6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作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日環食”天文景觀將于6月21日“夏至日”下午在天宇上演。與以往“日環食”不同的是,此次“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因為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太陽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所以本次“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   那么... [閱讀]

        • 重視“公基”“母機”,強化新基建兩大底層支撐

               新基建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基礎工程,是我國新形勢下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公共基準(以下簡稱“公基”)和“工作母機”(以下簡稱“母機”)不僅是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基礎,更是新基建的兩大底層支撐,應高度重視“公基”和“母機”在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安全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兩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n... [閱讀]

        • 1250對!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再獲突破

               1250對!潘建偉團隊成果凌晨再登《科學》。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采訪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此次進展主要是在超冷原子光晶格中實現大規模高保真度量子糾纏對的同步制備。他們在理論上提出并實驗實現原子深度冷卻新機制的基礎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制備,為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孔佑嬎闩c模擬奠定了基礎。北京時間6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以“...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