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陽故宮博物館與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主辦的“宮中邂逅——當青花瓷遇見剪紙”展,18日在沈陽故宮飛龍閣啟幕。
該次展覽中,一邊是沈陽故宮館藏青花瓷實物,一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依照該青花瓷創作出的剪紙作品,二者聯袂展出。為民眾展示了中國傳統工藝之美、燦爛文化之美。沈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說,這種獨特新穎的展覽形式在沈陽故宮歷史上尚屬首次。
沈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為清代宮廷三大藝術寶庫之一。青花瓷是中國古代別具特色的一種瓷器產品,備受清代皇室青睞。沈陽故宮現藏清代青花瓷,體現了青花瓷器在清代不同歷史階段的制作水平。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分“花木吉祥”“人神往事”“瑞獸雅萌”“加彩美艷”四個單元,40件青花瓷器與30余件剪紙作品一起陳列展出,分別從花木紋飾,人物紋飾,動物紋飾,青花與釉下彩、釉上彩相結合的色彩四方面詮釋青花紋飾所蘊含的文化符號和色彩組合之美。
在“加彩美艷”單元展出的“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引人關注。據沈陽故宮博物館副研究員李曉麗介紹,此盤為雍正朝所造較大器物,此盤胎質細膩,造型規整,是標準的宮廷御用之器。在該盤右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雪嬌依照此盤創作的剪紙作品。該作品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位于盤中間的龍威風凜凜,氣勢昂然,“剪紙”與“青花瓷”相映成趣,引民眾圍觀。
此外,在“花木吉祥”單元展出的“清康熙款青花纏枝番蓮紋大盤”“清雍正款青花勾蓮大盤”“清康熙仿宣德款青花番蓮梅瓶”“清雍正款青花把蓮小盤”等文物上,能清晰地看到中國傳統花草樹木紋飾之美;在“人神往事”單元中展出的“清青花人物故事棒棰瓶”“清康熙仿成化款青花人物瓶”“清乾隆款青花八仙過海碗”等文物上人物形象不僅繪畫的十分細致,同時還重視故事的渲染。
李聲能說,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獨特的視覺形象和造型藝術,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思想感情及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剪紙作品既能拓印青花瓷之美,也是沈陽故宮博物館一次文化創新的有益嘗試。(李晛)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伍映山給訪客介紹一件木葉盞作品(6月10日攝)。“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所以也不會有兩只相同的木葉盞。”今年50歲的伍映山如是介紹道。 伍映山是江西吉州窯傳統制瓷技藝傳承人,而木葉盞正是吉州窯傳統制瓷技藝的代表性作品。作為古代吉州窯獨有的一項陶瓷燒造工藝,木葉盞獨特而神秘。在燒制前,需要先在胎上施一層黑釉,然后在經過處理的樹葉上施一層淡釉,再把樹葉貼在瓷坯體上開窯燒制。在高溫作用下,葉身收縮、消失,最... [閱讀]
在河南省鞏義市站街鎮小黃冶村,與唐三彩古窯址相鄰處的一個工作室里,63歲的游光明擦拭著自己燒制的“三彩雕花杯”,并不時向記者介紹著它的制作工藝和獨特之處。 游光明的家鄉鞏義市就是著名瓷窯鞏縣窯的所在地,這里也是已發現的燒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窯址。“鞏縣窯始燒于隋,盛于唐,是我國北方最早燒造白瓷的主要窯口,隋代燒制青瓷,唐代以三彩為主,并孕育了唐青花,創燒了絞胎瓷等等。”自小就對瓷器燒制有著濃厚興趣的游光明講起鞏縣... [閱讀]
“千年技藝手工木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劍川木雕展”30日在京開幕。展覽以劍川木雕為主,包含布扎、土陶、石雕等劍川特色非遺項目。明清木雕、建筑木雕、陳設性木雕、實用性木雕和旅游小件等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藝術展品在歐式城堡的映襯下,凸顯其濃郁的劍川民族特色,非遺傳承手工匠人現場雕刻制作,讓觀眾零距離感受精湛技藝。 劍川木雕手工藝人現場讓孩子們感受雕刻藝術 主辦方供圖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平介紹,此... [閱讀]
連日來,重慶市級非遺傳承人左翠平在桃花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土家織錦坊”,向中小學生和游人講解土家織錦知識,傳授織錦紡織技藝,讓他們感受土家千年非遺的魅力,傳播土家文化。圖為3月30日,重慶市酉陽縣桃花源景區,左翠平在指導冉語欣小朋友學織土家織錦。邱洪斌攝/光明圖片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