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中國生活消費領域大型門戶網站!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產  >> 查看詳情

        “提前還房貸”切莫落入陷阱

        來源: 經濟日報   日期:2023-02-10 12:07:09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當前,由于提前還房貸的人有所增加,不法中介又盯上了這塊“肥肉”,誘導借款人用利率低的經營貸置換利率相對高的存量房貸,宣稱可以“轉貸降息”。近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了《關于嚴禁全市房地產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參與違規利用“經營貸”的鄭重提示》。此前,中國銀保監會也發布了相關風險提示。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明確表示,各房地產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嚴禁參與貸款中介、金融中介、“影子”中介等機構、個人違規利用“經營貸”的不法行為。接下來,各房地產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要高度重視、自查自糾,嚴格內部業務管理。

          “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此操作隱藏諸多風險,如違約違法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影響個人征信、資金鏈斷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監管規定,經營貸必須用于生產經營周轉,但在“轉貸”的操作下,經營貸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銀行如果發現經營貸資金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使用,消費者將承擔違約責任,不僅可能被銀行要求提前還貸,還可能影響個人征信。”

          此外,在辦理經營貸的過程中,不法中介往往宣稱“可以辦理各項證件、材料”。“其實,這是通過偽造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獲得申請經營貸的資格,此行為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消費者甚至可能會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上述負責人說。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借款人提前還房貸是為了節約利息,但倘若采取經營貸置換房貸的操作,這不僅無法節約利息,還可能要背負高昂的成本。銀保監會上述負責人介紹,不法中介所謂的“轉貸降息”,需要消費者先結清房貸,再以房屋作為抵押,辦理經營貸。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不法中介通常慫恿消費者使用中介的過橋資金償還剩余房貸,并從中收取墊資過橋利息、服務費、手續費等各類高額費用,消費者“轉貸”后的綜合資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貸的正常息費水平。

          因此,借款人要認清轉貸操作的不良后果和風險隱患,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防范工作。”銀保監會上述負責人說,第一,防范不法中介的虛假宣傳,提高風險識別能力;第二,借款人如果有提前還房貸的需求,應向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咨詢;第三,申請貸款時,借款人要提供真實有效的申請材料。簽署合同時,要認真閱讀條款,重點關注利率、費用、權利義務、風險提示等重要內容。借貸后,要按照約定用途來使用貸款,避免挪用;第四,不隨意透露身份信息、銀行賬號、財產情況等個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針對當前備受關注的“提前還房貸遇難題”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能否提前還房貸,這要嚴格按照貸款合同的約定行事。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既要堅持合法合規,不可故意為“提前還房貸”設置障礙,也要堅持惠民利民,合理適度減免相關費用。

          “提前還款是對原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期限或金額進行變更,需要借款人與銀行協商一致。”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部分銀行在合同中予以明確,提前還款不需要收取違約金,但借款人應提前向銀行提出申請,“這表明,借款人可以提出申請,但仍需等銀行同意之后才能提前還款。”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要不要提前還房貸”是一個理性決策,而非跟風行為。借款人要理性研判自己的收入走勢,這是做出決策的關鍵。此外,借款人要綜合考量其他因素,例如贍養老人、撫養子女、保障自身醫療和養老費用等??傊?,借款人應結合個人收入結構、個人經濟規劃、對經濟指標走向的研判等多方因素,科學地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文章

        • 面對"報復性還貸" 優化房貸規則才能多方共贏

             春節過后,很多購房者紛紛去銀行提前還貸。有人說,報復性消費還沒有到來,“報復性還貸”卻出現了。面對集中出現的“報復性還貸”,不少銀行是拒絕的。購房者去銀行申請提前還房貸,要么要交違約金,要么被要求預約,一預約就要等幾個月。一般而言,債主都會千方百計向欠債的一方討錢,然而,在房貸這個場景中,卻出現了欠錢的追著還錢,債主百般不愿意的荒誕場景,其背后的問題值得認真思考。   買房者在辦理房貸時,可以選擇LPR浮動利率,也可... [閱讀]

        • 我愛我家“愛家感恩季”28天吸引萬人參與

             “感謝我愛我家,沒想到剛到新城市發展,就中了1000元的服務津貼券。”新年履職新崗位的吳先生收獲了來自我愛我家的一份驚喜——相寓服務費津貼券1000元。這是由于吳先生參加了跨年期間的“愛家感恩季”活動。此次活動涉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太原、蘇州、無錫八個城市,圍繞二手房及相寓租房業務,為消費者帶來百萬津貼和多重福利。由于活動啟動28天便已吸引了近萬人報名參與,“愛家感恩季&rd... [閱讀]

        • 提前還房貸引關注 貸款者為何排隊還錢

             為何排隊提前還房貸?提前還房貸是否適合所有人?提前還房貸有哪些風險?針對近期受關注的提前還房貸的相關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排隊提前還房貸引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最近不少正想提前還房貸的個人遇到“線上預約不到,線下讓等消息”的情況。   記者從銀行的客服部門了解到,工農中建幾家銀行提前還房貸需要預約,多數銀行要貸款一年以上才可申請提前還款。   在北京市一家工商銀行支行,前來辦理提前還房貸的王先生告訴記者,2022年... [閱讀]

        • 積極因素共振 房地產市場重塑信心

             隨著既有政策加快落實、增量舉措持續出臺,近段時間房地產市場預期明顯好轉。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市場供給端和需求端利好正不斷形成合力,產生共振效應,促進房地產與金融加快恢復正常循環,助推經濟回穩向上。   房企債券融資趨穩   當前,“第二支箭”的政策效力繼續顯現。萬科、新城控股、美的置業、新希望、中國鐵建等房地產企業發行中期票據的申請均于近日獲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接受注冊。   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房地產企業... [閱讀]

        青草青草视频视频_国产情趣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ktv_人与人裸交的全过程

          <track id="gca8w"></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