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商業化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在山東濟南發布。該產品的熱電聯產效率高達92.55%,創造了大功率SOFC熱電聯產系統效率全球最高紀錄。該技術由國際權威檢測機構TüV南德的歐盟CE認證,由濰柴集團研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蘇萬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舒歌群等專家現場見證發布。
SOFC屬于第三代燃料電池,據專家介紹,SOFC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發電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技術路線,又分為電解質支撐、陽極支撐、金屬支撐3種技術路線,而以金屬支撐技術路線最為先進。金屬支撐SOFC技術采用金屬板作為支撐體,機械強度高,抗熱沖擊能力強,具有可靠性高、啟動迅速、可啟停次數多等優勢,能夠使用天然氣、氫氣、煤制氣、生物質氣、甲醇等多種燃料,使用天然氣的SOFC相比傳統天然氣發電機組可減碳30%以上。
據了解,濰柴從2018年開始布局SOFC業務,已累計投入20億元,以百名博士為主的研發團隊經過5年努力最終實現了SOFC技術的工程化突破,并掌控了新一代SOFC關鍵核心技術。
本次發布的SOFC產品系統功率達到120千瓦,支持模塊化安裝,可將功率擴展至兆瓦級,其技術特點為:熱電聯產效率達到92.55%,在大功率SOFC系統中是全球最高的;全球率先使用最先進的新一代金屬支撐SOFC技術,相比于傳統的電解質支撐和陽極支撐技術,具有運行溫度低、抗熱沖擊能力強的突出優勢,特別是實現了從高溫800攝氏度到600攝氏度的技術突破,系統可啟停次數和啟動速度均大幅度領先于現有國際主流產品,實現了技術超越。
上述SOFC產品已在濰柴燃料電池產業園和山東省濰坊市能源集團落地,累計運行超過3萬小時。濰坊市能源集團濱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波表示,在實際使用中,這款產品運行穩定,凈發電效率超過60%,1方天然氣可以發6度電,并可根據峰谷電價進行調整、削峰填谷,經濟效益好。(記者 王延斌)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就在2023年新年前夕,隨著國家能源集團寧東第三十四光伏電站的成功并網,新能源裝機正式超越火電,成為寧夏電網的第一大電源;春節期間,寧夏儲能實現日均一充一放,累計消納新能源電量超1000萬千瓦時,儲能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當“新能源發電+儲能”正在成為現實,寧夏這一服務國家能源保供大局的重要省區,也正在另辟蹊徑,加速從煤炭、煤電、煤化工向風光電、儲能、綠氫轉變。隨著新能源已占“半壁江山”、替代傳統能源作用日益凸... [閱讀]
日前,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開工建設。這是全國首個批量化采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的項目。風電場位于漳浦縣東南側海域,中心距離海岸線32.8公里,場址面積約22.9平方公里,總裝機容量達400兆瓦。 三峽集團漳浦海峽公司副總經理龔匡敏說,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場通常采用單機容量為10兆瓦以下的機型。漳浦二期項目將首次批量化使用超大單機容量機組,風機的單機容量越大,發電效率更高,海域占用面積也會減少,開發和運維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 項目計劃于今年8... [閱讀]
在1月4日行業咨詢媒體PV InfoLink公布的光伏供應鏈價格數據中,組件環節跌幅最小,周內跌幅僅3.4%,182mm、210mm單晶單玻組件均報1.83元/瓦;而多晶硅致密料、單晶硅片、單晶PERC電池片等環節價格則出現大幅下跌,周內跌幅在14.6%-25.4%。 集邦新能源網1月4日發布的光伏供應鏈價格也顯示,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環節本周價格下跌幅度達11.07%-24.24%,而組件環節當周價格下跌幅度僅為2.53%-5.24%,182mm、210mm單面單晶組件報1.81... [閱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的低碳路徑。這意味著,未來我國的新型供電系統中大部分供能將來自于新能源。 科學家們提出了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設想。簡單來說,空間太陽能電站是指在空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微波或激光等方式將能量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系統??臻g太陽能的發電用衛星吸收的陽光不會被大氣削弱,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避免了晝夜更...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