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成果要落地成為產業,不能僅靠高校,還須跟企業合作?;浉郯拇鬄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機遇,讓科學家有機會把大學里的科研成果在大灣區發展成一個產業。”12月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的第二屆灣區科創峰會上,澳門大學教授、2022年“科學探索獎”得主麥沛然分享了自己的灣區心得。
灣區科創峰會是大灣區科學論壇的特色活動。大灣區科學論壇是由“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發起,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國際化論壇。
灣區應構建“共享創新”范式
“在東莞啟動建設散裂中子源時,還沒有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建成后,散裂中子源已成為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科學平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介紹,自2018年對外開放以來,已完成8輪用戶實驗共800多項課題、全球累計注冊用戶4000多名,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等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所形成的一支高水平、專業齊全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和管理隊伍,將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
扎根粵港澳大灣區10多年來,陳和生親身見證了大灣區科技創新的發展歷程。“大灣區要想形成科技創新的體系,必須大力發展大科學裝置和前沿科學研究。”他同時也強調,應加強頂層設計,尊重科學規律,避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當中出現大躍進或者重復建設。并且要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讓鄰近的省市能夠共同承擔國家部署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任務,集中力量辦大事。
基于各自優勢和產業基底,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已初步形成協同共生格局,如何進一步保持創新優勢呢?與會專家學者均提到一個概念——共享創新。
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科學家,麥沛然對“共享創新”的體會更加深入。“大灣區數實并重、軟硬一體的研發和產業生態,不僅讓產業鏈、基地、人才等優勢可以跨境利用,還能在與現實需求和市場的溝通對接中錘煉產品研發,提升創新‘含金量’和競爭力。”如今的他,奔走于澳門大學、珠海橫琴和深圳河套科技園三地,連通研發、制造、應用和市場。他所牽頭建立的河套合作區澳門大學集成電路微電子研究院是澳門大學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
科技企業成為創新生態重要力量
峰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共享創新指數研究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資源要素在深港兩地、珠江兩岸、四大核心城市之間跨河、過江、越海,頻繁流動、深度共享。“這背后依托的是大灣區科技和產業創新的‘三大利器’:區域產業集聚平臺、大科學裝置平臺和企業開放創新平臺。”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分析道。
“在智能制造、政務民生、醫療、制藥、農業以及教育6大領域,我們探索如何為產業助力。”騰訊杰出科學家、美國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會士劉威一直致力于搭建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通過數字技術創新,以數強實,為全社會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創新價值。”
“我們用視覺智能技術幫助工業制造檢測缺陷,打造出國內液晶面板行業首個AI自動缺陷分類系統,幫助企業縮減人力50%,生產周期縮短60%。”劉威介紹。此外,騰訊“云深”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臺、與國家天文臺合作開展“探星計劃”等,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發現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樊綱指出,世界級科技創新企業正成為重新架構創新生態的重要力量。“從國內發展情況看,中國航天、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正在推進我國加速進入‘科學家+企業家、大企業+中小微、龍頭城市+中小城市’共享創新新階段。它們將成為共享創新的各個領域的關鍵底座,匯集國內國際創新資源,并持續強化對全國乃至全球創新生態的影響力。”他說。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充滿藝術韻味的圖書館、帶有鮮明主題的文化驛館、設計感極強的文創園區……漫步秦皇島大街小巷,一個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競相涌現,滿足人們對多元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展現著秦皇島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近年來,秦皇島市以推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為抓手,圍繞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普惠均等,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 走進曦城花語小區沿街底商的原著公共圖書館,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立柱上懸掛著的100多張與秦皇島相關的歷史名人、各類建筑、地方風俗... [閱讀]
11月25日-28日,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浙江省德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志方在演播室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德清縣委基于德清文化品牌初步形成等比較優勢,提出將精神富有作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標識性工作來推進。 周志方說,德清用了整整1年半的時間來弄清楚“怎么看”“怎么干”“標準是什么”“如何閉環”等問題,為全國貢獻了“德清... [閱讀]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緊緊圍繞“打造全市工業經濟新高地”這一目標,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將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作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從政策引導、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等方面不斷加強支持力度,讓小企業干成大事業有了堅強保障。 企業有為,離不開政府作為。莒南縣將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培育擺在突出位置,從構筑專精特新培育體系入手,出臺《莒南縣&ldq... [閱讀]
“近日,通過樂陵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我們從山東理工大學引來1名博士后和9名碩士研究生,將開展馬鈴薯種薯切塊技術、分選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山東思代爾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召鑫介紹說。 作為一家農機企業,思代爾農業裝備最大的痛點是人才緊缺、創新能力不足。為了破解“卡脖子”難題,他們與山東理工大學共同創建了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是牢牢抓住齊魯院校梯隊、實現引才聚才的一項舉措。如今,德州招才引智不...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