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英貨物貿易額達252億美元,同比增長64.4%,其中,中國出口186.6億美元,同比增長80%;從英國進口65.4億美元,同比增長31.8%。中國連續第四個季度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近段時間,英國對中國機械、電子設備和醫療用品等產品需求擴大。英國《衛報》分析稱,中國是第一個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的主要經濟體,也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有能力滿足英國的進口需求。
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英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數量超過其他各國,并呈上升趨勢。2020年中英貨物貿易額增至924億美元,在疫情蔓延和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的不利情況下仍創歷史新高。中英雙向投資穩步增長。2020年1月至6月,中國對英直接投資4.26億美元,同比增長78%。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第二大投資目的地,投資領域從傳統行業向高端制造、信息科技、文化創意等新領域延伸,充分反映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分析認為,由于疫情反復,歐盟國家經濟復蘇緩慢,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導致英歐貿易萎縮明顯。在“后脫歐時代”和“后疫情時代”,中英合作還有很大潛力。英國政府對華貿易專員吳僑文指出,英中兩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都有著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可以互相學習與合作。
“英中關系的出路是合作而不是對抗。”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英國工商界希望加強對華貿易往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健康醫療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英國企業面臨的機遇難得。英中完全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更緊密合作。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6月10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因從進口自印度5批次凍去頭南美白對蝦的9個外包裝樣本和1批次冷凍帶魚的2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M/s. Arya Sea Foods Private Limited(注冊編號為1858)、M/S. RVR MARINE PRODUCTS LIMITED(注冊編號為805)、LIBERTY FROZEN FOODS PVT LTD(注冊編號... [閱讀]
昨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成功進行實船聯合調試。這套自動化操作系統融合了北斗導航、5G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在調試現場,岸橋按照信息系統自動發布的指令精準地抓取船上的集裝箱,自動放置在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上。導引車通過智能算法自動規劃路徑,將集裝箱運往堆場。軌道吊自動對位,抓取集裝箱后放到指定位置。 此次聯合調試涉及碼頭管理、智能調度、設備管理三大系統。這套自動化系統由廣州港集團有限... [閱讀]
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年1月份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商務部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39.9%,較2019年同期增長24.8%。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投資者信心明顯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吸收外資是如何實現上漲的?至少有三方面因素值得關注。 首先,從短期因素看,中國采取果斷措施應對疫情和推動復工復產,使中國經濟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恢復增長,成為全球... [閱讀]
在昨天(3月2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郭樹清還就對外開放、互聯網金融監管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去年以來金融系統加大力度減費讓利,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今年,相關的支持措施是否會延續呢? 近年來,中國金融領域持續加大對外開放,2018年以來,已批準新設各類外資銀行保險機構100多家。郭樹清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降低外資準入門檻。當前,歐美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高位運行,而隨著中國經濟的恢復增長,外資也在加快流入中國,這會不會增加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呢?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