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gca8w"></track>
      1. 當前位置: 首頁  >> 財經  >> 查看詳情

        嘉合基金董事長離任 年內三十七家公募高管變更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日期:2023-03-13 08:40:30  責編:娟子 劉玉輝 
        分享: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記者發稿,年內已有37家基金公司共計61名高管發生變動。“基金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業績考核壓力、薪資待遇、公司股權變更等都是造成基金高管變更頻繁的原因。”3月8日,一位基金業資深人士表示,每年的年初、年末都是基金高管變動高發期。

          3月7日晚,嘉合基金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長周健男因個人原因于3月6日離任,該公司總經理金川于同日起代任董事長一職。公開資料顯示,周健男曾任大成基金黨委書記及執行委員會主任、光大證券執行總裁及法定代表人。2021年9月,周健男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此外,公告還顯示,目前代任公司董事長職務的金川,曾先后在中國航油集團北京石油有限公司和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規劃部經理和機構業務部銀行業務北方區負責人,于2020年3月加入嘉合基金分管機構業務,現任嘉合基金總經理職務。

          天眼查數據顯示,嘉合基金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公司共有6名股東。其中,中航信托、上?;酆雽崢I持股比例均為27.27%,福建圣農持股比例為18.18%。

          值得注意的是,嘉合基金未來或將面臨股權的變更。其并列第一大股東中航信托已于去年底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權,轉讓底價約為1.68億元。此外,中航信托持有的江西銀行、貴州銀行、景德鎮農商行3家銀行股權也被一并掛出。對此,中航信托表示,此舉是為了優化資產結構,更好地發揮資源稟賦,促進公司回歸信托本源業務。

          從管理規模來看,據Wind統計,截至2022年底,嘉合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01.09億元,其中,非貨幣型資產凈值合計248.90億元。債券型基金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在嘉合基金旗下25只產品(A/C類合并計算,下同)中,純債型和偏債混合型基金共15只,占比約為六成。從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來看,嘉合基金旗下共22只產品斬獲正收益,占比約為88%。

          此前,老牌公募新華基金也發布高級管理人變更公告稱,2月28日起由于春玲代任董事長,董事長翟晨曦因個人原因離任。而在不久之前,新華基金的實控人正式變更為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宣告回歸國資。

          事實上,2023年以來,基金公司高管變動頻繁。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記者發稿,年內已有37家基金公司共計61名高管發生變動。其中,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變動人數均為13人,副總經理共24人發生職位變動。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的連續四年,公募行業高管變動均較為頻繁,人數均超過320人,涉及的公司數量均超過130家。其中變動最大的2020年,全年共403位公募高管發生變動,涉及137家基金公司。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關新聞

        • 引活水 增活力 促轉型 創業板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全面注冊制改革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日前,創業板公司已開始陸續公布2022年度年度報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從頻頻傳來的“喜報”中可窺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新興產業的強勁發展態勢。   截至2023年3月8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共1240家,匯聚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近九成。借助便捷的融資渠道,創業板公司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 [閱讀]

        • 上新擴容!保險機構持續發力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張斯文、王虎云)自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以來,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持續上新。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公布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顯示,截至3月2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已由首批6家公司7款產品擴容至12家公司20款產品。   今年以來,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繼續擴容。從產品類型來看,已涵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年金保險、兩全保險、萬能保險等。   根據銀保監會去年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 [閱讀]

        • 全面注冊制下中小銀行IPO進程加快

             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正式落地,主板在審企業平移至交易所受理工作陸續推進,多家中小銀行現身其中。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11家IPO排隊銀行中,除重慶三峽銀行外,其余10家均已出現在滬深交易所主板在審企業名單中。與此同時,還有多家中小銀行完成了上市輔導備案或透露上市計劃。   10家銀行完成“平移”工作   根據Wind數據,截至3月6日記者發稿,共有10家擬IPO銀行已完成了“平... [閱讀]

        • 以夢為馬 證券業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

             1987年9月19日,由深圳12家金融機構出資成立的全國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后更名為“巨田證券”)設立,掀開了中國證券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卅余載光陰彈指過,昔年小樹已枝繁葉茂。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數據,截至2022年末,140家證券公司總資產達11.06萬億元。   已過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穩步走向成熟,證券行業立足新發展階段,積極踐行創新、協...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