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來,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發布,成為影響股價短期漲跌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業績預告增多,市場對業績預增公司的態度似乎在“轉變”。
6月下旬至7月初,市場對業績增速超過1倍的公司十分“買賬”,基本上“出一個漲一個”,部分個股如雪天鹽業等更是收獲多個漲停,業績主線顯露無疑。
但本周以來,雖然多家公司業績也有數倍幅度的預增,但股價卻遭遇“見光死”。如周三晚間某鋰礦公司預告凈利潤增長超過40倍,但周四開盤后股價急挫,甚至一度觸及跌停。
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單季增速更重要
有機構做過統計,如果將每年7月15日前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且預告凈利潤增速下限超過50%的公司劃為“高增長”股票。經過測算,2010年至2021年間,這些“高增長”股票在業績預告發布后,持有一個月獲得絕對正收益的概率為50%,與“拋硬幣”概率相同。
即使考慮大市環境的影響,持有這些“高增長”股票一個月,相較滬深300指數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也僅為55%,這一勝率可能并不被部分投資者所接受。顯然,以半年報預告來看,業績增長未必能與股價上漲畫等號。
上述討論的焦點多數集中在上半年業績,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將半年報盈利減去一季報盈利,所得到的第二季度單季業績增速或許才是決定股價表現的關鍵。
東吳證券通過回溯市場歷史得出結論:第二季度盈利增速較一季度相對平穩的公司,其股價表現在半年報披露季整體較差。
這或許能夠解釋本文開頭的那個案例。該鋰礦公司雖然上半年業績增速超過40倍,但其第二季度業績環比增幅卻不到10%(以半年報預告盈利下限計算),相比同行業并不出色。
尋找“超預期”
“超預期”一直是財報季的核心線索。但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如何甄別上市公司業績是否超預期,難度較大??傮w來看,當前的甄別方法大多有滯后性。
“凈利潤斷層”是部分機構采用的量化模型,其主要就是聚焦業績超預期帶來的投資機會。所謂“凈利潤斷層”,是指在一家公司在發布業績后,公告后的首個交易日股價出現向上跳空,該跳空通常代表市場對該公司業績表示認可。
根據天風證券金工團隊搭建的“凈利潤斷層”策略模型,該策略2010年至今取得了年化34.10%的收益(截至今年6月2日),顯著跑贏各大寬基股指。
“凈利潤斷層”策略主要從股價走勢上研判業績成色,而跟蹤券商研報盈利預測的調整,則能從機構觀點層面捕捉超預期個股的投資機會。
雪天鹽業此前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后,股價收獲2連板。方正證券在后續跟進的研報中,將公司2022年全年凈利潤預測從一季報發布后的5.26億元調整至8.94億元,上調幅度接近70%;
本周四山西焦化表現亮眼,股價跳空高開收漲4.11%。民生證券最新研報將公司2022年凈利潤預測從一季報發布后的17.29億元調整至40.21億元,上調幅度高達133%。
除上述方法外,同行業可比公司比較、財報實際披露日早晚等,都被部分業內人士用來判斷企業業績是否超預期。
警惕兩大風險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的半年報行情或有兩大風險值得警惕:一是A股整體盈利可能面臨下修;二是板塊之間的盈利分化可能比較嚴重。
其一,雖然6月下旬至7月初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多數預喜,但由于市場有“靚女先嫁”的傳統,業績改善的公司傾向于盡早披露財報,而業績不佳的公司傾向于晚披露。市場整體盈利情況相對完整地展現,可能要等到8月末半年報披露收官期。
光大證券策略團隊表示,7月后,伴隨著中期盈利預告、快報及財報的公布,上市公司盈利預期可能會出現顯著下調。“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當前市場對于A股盈利的一致預期仍然顯著偏高,未來市場面臨較大的盈利不及預期的風險,這一點7月或將逐漸顯現,市場或因此面臨一定的壓力。”
中金公司也認為,結合疫情及地緣局勢影響,二季度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業績壓力可能較大。根據測算,A股二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營收增速可能在5%左右,考慮到利潤率同比回落及去年相對高的基數,粗略估計非金融公司二季度盈利可能同比回落5%至10%。
其二,今年半年報板塊間業績的劇烈分化已成機構共識。從已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看,盈利增速靠前的主要集中在鋰電、化工、石油等領域,顯示上游資源品的確定性仍然更強。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產業鏈等也具備高增速,屬于中下游領域中的稀缺品。
“今年半年報披露季可能是近5年來業績分化最明顯的,或引發資金在行業和板塊間迅速調倉。各種交易需求相互交織,容易引發板塊間頻繁的、此消彼長的波動。”中信證券說。
此外,由于板塊間業績劇烈分化,市場資金在部分景氣賽道中交易擁擠,交易前置也可能明顯加大業績兌現后的股價波動。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國家創造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陸續發聲,加大金融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更好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7月13日,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國新辦舉辦的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6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18.5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在支持制造業發展... [閱讀]
賽道股迸發新活力。繼釩電池概念大火之后,儲能板塊的另一分支“虛擬電廠”強勢崛起。7月以來虛擬電廠板塊累計漲幅接近15%。在賽道股強勢反彈帶動下,昨日A股止跌企穩,再現“百股漲停”,創業板指大漲1.63%。但量能仍有所欠缺,滬深兩市成交額9423億元,已連續兩個交易日低于萬億元。 連續調整3個交易日后,昨日A股出現止跌企穩跡象。創業板指在“寧王”大漲7%的帶動下,一度漲超... [閱讀]
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數據。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2萬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5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 具體到6月份來看,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這兩項數據也創下歷史同... [閱讀]
7月11日,國內首批政策性金融債ETF(以下簡稱“政金債ETF”)正式獲批,招商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國泰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華安基金等8家公司的旗下基金產品躋身其中。 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歐志明表示,本次獲批的政金債ETF屬于跨市場債券ETF,將有利于促進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提高我國債券ETF的整體規模,提升滬深交易所債券ETF的影響力。此外,政金債ETF也將進一步完善場內工具型產品的風險梯...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