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威6月14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增至97家。隨著上市公司數量增長,業內人士認為,北交所指數編制已具備數量上的條件。在市場各方看來,推出北交所指數有利于吸引長期增量資金,便利市場開發指數產品,提升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推出時機成熟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推出北交所指數條件基本成熟。
在技術方面,根據北交所1月中旬公示的北交所指數委托管理項目采購信息,北交所委托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進行指數開發、維護和實時計算管理等。政策層面,4月,北京市“兩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時強調,抓緊推出北交所指數,營造優良金融生態,鼓勵投行、資管等機構開發產品、拓展業務,積極吸引長期投資者和外資參與。證監會網站5月10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數和混合交易制度。北交所相關人士也多次公開表示,研究發布北交所指數,動員市場開發指數產品,推動落地北交所混合交易等制度,豐富市場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著力降低市場參與成本,增加交易便利。
“目前,推出北交所指數時機基本成熟,已具備指數編制方案、板塊運行、樣本數量、技術準備四大基礎。”在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看來,北交所指數推出的關鍵在于上市公司的基礎數量。樂觀預期,北交所指數方案有望在上半年亮相。新三板業內人士崔彥軍認為,從平穩運行周期和標的數量來看,推出北交所指數的時機已經成熟。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考慮到樣本股代表性等因素,推出指數需謹慎。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推出北交所指數,前提是上市公司數量足夠多,至少100家或更多,這樣才會有選擇余地。
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
在各方人士看來,推出北交所指數,有助于營造優良金融生態,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
“目前投資者只能了解個股漲跌情況,缺乏全局觀。指數可以及時反映北交所股票整體行情,吸引長期資金進入北交所市場。”崔彥軍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初具規模后,編制北交所指數將有效改善投資者結構,擴大多元化投資者群體。公募基金或理財公司通過開發指數型投資產品,可為北交所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
“北交所指數推出后,公募基金將可根據北交所指數研發指數基金,不符合投資準入要求的投資人可通過公募基金參與投資北交所市場。同時,北交所指數標的實行動態調整,有助于激勵北交所上市公司規范經營、做大做強。”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說。
圍繞推出北交所指數、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等方面,中信建投總經理李格平建議,北交所應充分發揮地處首都、大型金融機構總部集聚的優勢,推動更多市場機構盡快發行主要投資北交所上市企業的金融產品,穩定市場估值,聚攏市場人氣,提高市場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效率,增加北交所市場吸引力,使其真正發揮“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功能,增強資本市場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
指數編制需考慮特殊性
基于個股市值、流動性差異均較大的現實情況,市場人士認為,北交所指數的編制需要考慮其特殊性。
“北交所市場中個股市值差異較大,權重的設置需要重點考慮;北交所市場中個股流動性差異較大,需要考慮指數產品化的可行性,設置30或50指數更合適。”申萬宏源專精特新首席分析師劉靖表示。
周運南認為,北交所服務的多是“更早、更小、更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總市值普遍較小,波動性較大,因此在選擇成份股時更要注重代表性,以及權重比例設計的合理性。在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看來,北交所指數樣本可選取30家至50家,未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可對樣本股進行適當調整。要選取各個行業有代表性的公司,也應選取具有北交所市場特點的公司。
此外,北交所指數的編制將注重突出創新屬性。“要根據上市企業市值合理劃分其對于指數的影響權重。要防止部分上市企業權重過大而使指數失真,不能充分反映絕大多數上市企業的實際情況。與大盤指數相比,北交所指數將更多反映中小創新型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說。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生活消費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中國生活消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生活消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中國生活消費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中國生活消費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中國生活消費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 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中國生活消費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zgshxfw@126.com 手機: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養老理財產品開始募集以來,養老理財產品問世已滿半年?!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的數據統計發現,截至6月14日,養老理財的發行數量已擴充至24只。除有2只新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尚未完成募集外,目前存續的22只養老理財產品合計募資規模超400億元??梢?,養老理財產品步入常態化發行階段。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未來養老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會穩步提高,養老理財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主要拳頭產品。首先,因為利好政策助力發展;其次,試點結果表... [閱讀]
中國證監會6月14日消息,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證監會今年在上海和北京召開會議,要求外資投行報告高管薪酬細節,并提出不要給高管過高薪酬”一事,證監會表示,上述報道為不實消息,證監會及相關證監局、行業協會未召開過上述會議。 證監會表示,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構建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保持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也是保持行業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全球監管部門對薪酬激勵相關制度近年來比較關注,目的是為了防范過度投機... [閱讀]
日前,全國首張數字人民幣車險保單正式誕生,這標志著數字人民幣在車輛保險應用場景成功落地。記者注意到,目前數字人民幣在金融應用場景拓展步伐加快,并已在住房公積金、租房補貼及繳稅業務等多領域落地。業界普遍認為,目前數字人民幣金融應用場景落地有提速跡象,隨著數字人民幣深入金融等應用場景,將釋放更多潛力,更大范圍提升數字人民幣普惠性。 全國首張數字人民幣車險保單落地 6月10日,姜先生通過陽光保險的“陽光車·生活”APP... [閱讀]
5年來,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昨天,市統計局發布《奮楫篤行謀發展 步履鏗鏘向未來——2017—2021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綜述》。數據顯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在2018年突破3萬億元,2021年超過4萬億元,從3萬億躍上4萬億“臺階”僅用3年。北京人均GDP在2017年突破2萬美元,2021年超過2.8萬美元,幾年間增長40%,繼續居全國省級地區首位。 數字經濟占比提升4.1個百分點 &nbs... [閱讀]